第124章 江東父子的黑歷史(第2/2 頁)
但這沒話說,不合情,但合理,可以理解。
可後面的操作,就奇葩了。
那就是孫策有一個邏輯,那就是得民心者,我必殺之!
歷史上孫策覺得自己特別尊敬文化人,於是請了當地一個名望好,博學多才,叫做高岱計程車人,向他討教問題。
結果人家知道孫策脾氣不好,動輒殺人,就很害怕他,不敢回答太多,於是面對孫策問題,高岱就說不知道或是糊弄,主打的就是一個避其鋒芒。
結果孫策認為他瞧不起我,一怒之下把人家非法囚禁了,當地百姓知道後,也是求情,孫策不知哪根弦不對了,覺得人家民望比他高,當即暴怒將其殺掉。
同樣的,後面的于吉也是如此,當然也有一定作死的因素。
到了孫權這裡,直接給老孫家,壓上了不可磨滅的江東鼠輩的標籤。
崔念雖有些疑惑,為啥孫堅孫策父子二人做事都挺橫,做事幹脆利落,為何到孫權這裡就變成老陰比了?
孫權雖然沒他爹和他哥狂,雖無拓張吳國之能,做事也不夠不乾淨利落,但是人家的手段夠陰夠狠。
難道是看自己爹和兄長死的太慘,且都是因為狂,所以才低調做老陰比了?
先是兄長死後,冷落苛責,其留下來的子女,緊接是冷落孫堅孫策留下來的人才,黃蓋程普周瑜等人。
老將嘛,孫策一死,不是派人家去打山越不入流的貨色,要麼就是讓人家枯坐家中,美名其曰,老將軍年歲已高,當享樂以安度晚年。
主打的就是不願意用,寧可用菜逼,也不願意用孫堅孫策留下來的精銳。
年輕一輩,先是美周郎,是否是他害死的不知道,但有一個可以說,那就是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
這個策略其實以崔念來看,憑藉著周瑜的軍事才能,以及當時孫吳的實力,完虐劉備和劉焉問題不大。
但可惜,孫權怕了,赤壁一戰,周郎要五萬,他給了三萬,結果周瑜憑藉著自身的才華,摁著曹老闆的頭皮打,直接功高震主。
要是再讓其達成二分天下之策,屆時周瑜在西,他在東,那吳是叫周吳還是孫吳,孫權認為,那就難說了。
所以孫權就以“曹公在北方”和“又恐備難卒”的理由沒有采納周瑜的二分天下策!
......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