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江東父子的黑歷史(第1/2 頁)
......
“王太守,你帶領本部兵馬前往孟津,佯攻此地,聲勢越大越好。”
“公路,你帶領本部兵馬去往魯陽,屆時突襲大谷的軍隊軍糧,由你來負責!”
“哼!知道了。”
“那麼諸位,誰願意率兵,突襲大谷?拿下此關,拔的頭功!”
袁紹話音剛落,一廣額闊面,虎體熊腰,容貌不凡,腰掛古澱長刀的大漢站了出來。
“某,長沙太守孫堅,願突襲此關!”
“好,文臺乃是孫武之後,統兵經驗豐富,號稱江東猛虎,定能大破董賊!”說罷,袁紹舉杯敬道。
孫堅見此袁紹如此誇讚他,當即也是豪爽的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後一聲,我去也,就快步走了出去,點齊兵馬,前往大谷關
崔念看著孫堅的樣子,搖了搖頭,心中不由有些惋惜,但僅僅是對孫堅勇武的惋惜,可憐那點武力啊,對於江東鼠輩,崔念沒太多好感。
在崔念看來,孫氏三父子,孫堅孫策,不說鼠輩的話,也僅僅勉強說是豪傑,至於英雄,就算了,至於孫權,純純鼠輩。
先看孫堅,孫堅雖然勇猛殺敵,死後素有忠烈之稱,但只要細細看看他一生的事蹟,就可以看出他是個純粹的輕浮狡詐,利益至上者。
奉行的信條是誰不得我意,我就逮住機會弄死他。
他是瓜農的後代,還是孫武的後代,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這一生乾的事情。
打黃巾時,為了立功,不顧軍令,單騎深入,差點沒命。
面對喜歡的女人,他不管對方是否愛他,也不管女方家人的想法,而是出言吳家不嫁女,血洗老吳家。
搞得吳氏只好犧牲自己,來保全家族。
討董的時候,自己實力不行,還偏偏要加入討董的隊伍,於是路上的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就倒了黴。
而且說孫堅是漢室忠臣吧,還真不像,因為他在荊州乾的事情,分明就是想圖謀荊州。
先是路過荊州的時候,也不和人家商談,就想白嫖人家的物資,人家刺史大氣,雖然看不起孫堅的出身,再加上孫堅說話也無禮,但人家也懶得計較,所以也沒拒絕,反而是同意給孫堅物資。
結果孫堅一進城,便把王睿抓住,接以莫須有的罪名,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
最搞笑的是王睿死前,問孫堅,“我犯何罪,何故殺我?”
結果孫堅來了句,“在下也不知道。”這邊是坐而無知的出處。
沒錯,一個朝廷欽定的刺史,就這麼被他殺了,崔念就想問問,人家是阻礙你討董了?還是耽誤你討董了?你就這麼把人殺了?
之後路過南陽,同樣的原因,上來就和人家要糧,人家不給,同樣也沒商量,而是設計偷襲,殺了南陽太守張諮,還放縱士卒劫掠南陽。
最後呢,無非就是他本想謀劃荊州,結果不僅得罪了荊州所有的世族,還得罪了荊州的百姓,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討董出力,也是為了混名望罷了,不然也幹不出拿著玉璽跑路的事情。
就這事蹟,說是強盜土匪都不為過,說是英雄,簡直是誇得不要太離譜。
...
再看看孫策,孫策是東吳勢力的奠基者沒錯,這點是值得人去佩服的,但看看他的事蹟。
嗯...跟他爹一個德行,甚至比他爹有過之而無不及,被稱為小霸王,只可惜太短命,事蹟少了些。
但終歸是霍霍過,先是廬江郡被破時,聽說喬家有美女,和周瑜分了二喬。
緊接的便是佔領吳郡和後面一系列地盤時,為了穩固自己的實力,當用鐵腕手段,所以屠殺鎮壓當地世族,殺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