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徽墨(第2/2 頁)
選了一批客人。
加上慕名而來聽天仙配的人,客人並不侷限於徽州茶。
所以,才讓蘇山和李青這般重視茶館的事兒。
李青接過話來道:“張兄聰明,正是如此。”
江吟抿抿唇道:“徽墨和宣紙貴,那你們怎不把生意做到東京去?那裡可遍地都是有錢人。”
什麼東西拿去東京,只有更貴,沒有最貴。
“當然有去。”蘇山噘嘴道,“可這天下又不是隻有我們的徽墨和宣紙。東京那麼繁華的地兒,要什麼沒有。”
他們的鋪子是開到東京去了,但並沒有那麼顯眼,還受到了排擠。
江吟有些無語,卻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只能安慰道:“沒關係,日子還長,總有機會把你們的徽墨和宣紙賣到各個的地方去,變得無處不在。”
她突然在蘇山和李青身上看到了惺惺相惜之感,他們都是想振興家族,想探索一條新的路出來。
說話間,幾人便來到了蘇家的徽墨鋪子。還沒進門,便聞到了一股墨香味。
江吟眼神一亮道:“這就是徽墨吧,僅是味道,便已看出它並非凡品。”
“那是。”蘇山挺了挺胸脯道,“一兩黃金一兩墨,徽墨不是什麼都能比的。”
一兩黃金一兩墨的徽墨,是以松煙、桐油煙、膠、香料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
它具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等特點。
徽墨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大致有點菸、和料、杵搗、制墨、晾墨、銼邊、洗水、填金、刻模等二十多道工序。
徽墨特徵鮮明、技藝獨特、流派品種繁多,在官家那裡也是掛上號了的。
蘇山有些自豪的介紹著徽墨,這是他家最拿的出手的東西。
他介紹的認真,江吟聽的也入迷。若非不合適,她都想讓蘇山帶她去看看製作徽墨的作坊,是個什麼樣。
然而,蘇山卻無所謂道:“可以去看,就是在歙縣,有些距離。但那裡有不少製作徽墨的家族,競爭可不小。”
徽墨並非是他蘇家獨有,而是有許多家族都會製作。
只是,那些家族做出來的,都抵不上蘇家的。蘇家算是一家獨大,但卻不獨享。
江吟眼神一亮,隨即又暗了下來,遺憾道:“那下次吧,下次有空時一定去看看。”
這次她還有更重要的事兒得查,不能跟蘇山他們接觸的太過緊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