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3 頁)
一聽到這種靠近哲學的問題, 王守仁就瞌睡全醒了,此刻兩眼炯炯有神,還不時的點頭。
徐階一看王大人這麼推崇皇上的發展說,越發認真的記筆記,生怕哪裡學習的不夠到位。
虞璁轉過身去,在黑板上唰唰唰寫了三行:
全面發展觀。
協調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
以人為本那一條,他並沒有自信做到。
這是封建社會,還可以光明正大的買賣人口,別說男女平權了,人和人直接都是階級分明的。
很多事情沒法在一瞬間全部改變,但是哪怕取出這些概念中的一部分精髓,都足夠讓王朝受益匪淺。
&ldo;所謂全面發展觀,就是將朝廷、學術、民生這三項都進行全面建設,&rdo;虞璁替換掉了新時代的很多概念,儘可能的與當朝的國情進行結合,他見官員們都一臉茫然的看著自己,只用指節敲了敲黑板:&ldo;這是重點!&rdo;
話音一落,許多人才如夢初醒的緩過神來,開始記筆記。
說實在的,過去千百年裡的政治程序,向來是走一步看一布。
文官、武官、宦官,還有藩王和皇上,這幾個主體之間糾纏鬥爭,無心治國的大有人在。
真正如虞璁這樣心裡有藍圖和規劃的,確實是鳳毛麟角。
&ldo;治朝廷,就要改革體制,發展經部,推動農商貿三項的全面發展。&rdo;
&ldo;理學術,應當重視醫學及工科,惠澤萬民,厚重國力。&rdo;
&ldo;調民生,要多修建公共設施‐‐&rdo;虞璁說到這,意識到這又是個全新的概念:&ldo;虞大人,你回頭把這一條記下,有空再表。&rdo;
虞鶴點了點頭,也掏出個小本子來,唰唰唰記了下來。
‐‐好像自從皇上沒事掏小本本之後,這個習慣不知不覺地蔓延到了全朝上下,現在宮裡人手一本,連御廚都沒事記下新想的菜譜。
群臣也全跟大學時聽講座似的,齊齊研磨記錄。
等會議開完,答疑時間一過,都已經是子夜了。
虞璁捧著那一本小冊子,深入淺出的給自己手下的幕僚們洗了一遍腦子,還生怕他們沒有聽懂,特意舉了好幾個例子,讓他們能夠類比歸納。
這本小冊子交給了楊慎來整理編撰,回頭起碼得再增厚一些,印刷後分發各部,再傳至各地去總結學習。
不僅如此,各部還要培訓專門的傳講官,下放到各省去再次宣講,並且回收官員們的心得體會報告。
年年如此,總能洗掉許多陳舊的遺風陋俗。
皇帝出門時,看了眼天上燦爛的星河。
他在這一刻,突然由衷地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見證,奴婢制度被廢除的那一天。
到了那一天,國家的經濟和軍力,恐怕也會是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了吧。
自己的計劃表裡,其實條理還算很清晰。
先革除農業上的弊端和種種問題,帶領第一產業努力發展,爭取回歸到永樂時期的巔峰狀態。
當年朱棣治世的時候,各地的糧倉堆積的糧食都爛掉了,每家每戶都富足有餘。
如今卻慘成這樣,還隔三差五的有饑荒災厄。
等農業搞好了,再把疆土一點點的收回來。
他不信這大明國還打不贏一個韃子。
早在剛穿越過來之時,虞璁就想了許久。
他雖然現在不用再臨幸妃子,也有自己的繼承人備選。
可是這四個孩子到底教的好教不好,終究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