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幹部遴選,人品第一,履歷第二(第1/2 頁)
幹部遴選,關係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在這裡就不展開了。
但是,體制內大部分年輕幹部,都來自於普通家庭,想要依靠關係談何容易。
我公號後臺不少讀者,偶爾會給我抱怨:“沒有背景,沒有關係,提拔和遴選都不指望了。”
我經常安慰他們:“現狀就很好,對人生不必苛求。”
因為普通人的人生程序重大變化,比如遴選成功,主要靠的是機遇運氣。
比如,就拿遴選來說,首先要有相關部門組織遴選,加上你的專業等條件對口,你才有機會報考。
對於這麼難得的機會,我們必須要有一種“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思維。
就是把備考放在平時,把個人的能力素養的提升落到平常,在工作生活點滴之中積累寸進之功。
可能,你們會覺得,遴選嘛,不就是臨時複習幾個月就足以應付?
在現單位最好能夠半躺平,抽出多點時間,平時看看遴選備考資料,看看報紙,為遴選的寫作做準備。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根據我的經驗,遴選中,寫作答題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比答題更重要的,第一是人品,第二是履歷。
可能網友會說,那遴選不是變得不公平了?
明明是考試,為啥變成了考察人品、考察履歷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遴選的目的是啥。
遴選是單位拿出寶貴的編制,用於滿足工作需要的。
現在高質量發展任務那麼重,不管搞業務搞專案還是寫材料,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所以,用人單位遴選的根本目的,是找一個能扛重活的人,而不是為了你年輕幹部換平臺的。
那麼,單位他怎麼知道一個人願不願、能不能幹重活呢?
難道只靠遴選考試答卷上那些小短文、大文章來判斷?
如果你有參與過遴選工作,你就明白,靠遴選答卷,根本區分不了應該選誰。
現在遴選很內卷:大家的字都很端正工整,文章框架都很完整,詞句都很對仗,內容都很豐富。
我記得有一次,領導讓我評價一下哪些選調答卷寫得好。我認真地看了一天,其中十幾份答卷寫得太好了,我根本排不出順序,我拿去給領導看,領導也有點懵。(面試也一樣,就不展開了)。
此外,大家要明白,遴選的評卷,有些是地方的人事考試院、考試中心等機構來組織的,而打分的考官可能來自不同單位或者一些教育機構。
有過工作經歷的人都明白,打分考官的素質事實上是參差不齊的。
最後連單位也覺得單靠考官打分不靠譜。
所以,從現實來看,單靠答卷打分是不太符合實際(各地可能不同)。打分的偶然性,也可能讓選人單位的目的落空。
所以,你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認真複習遴選了,把文章寫漂亮了,機會就大了。
由於各地情況不同,但是選人單位肯定不僅僅會透過考試這個渠道。
還會透過面談、面試、檢視履歷,來比對幹部的成長經歷、為人表現。甚至還會透過私下關係渠道,問考生所在單位,該考生的平時為人表現。
在我的經驗中,面談是最能瞭解一個考生的情況的,而這個程式又是合規的。
面談會透過雙向互動,從側面去了解考生的思想、心理、抗壓能力、工作態度、業務能力等等。
其實,選人單位之所以要這麼大費周章,主要還是為了把寶貴的編制用好,用出實效。
因為現實就是有考生遴選到更高的平臺後,就完全躺平了。結果單位傻眼了。這也是我在實際工作中曾遇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