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政策,指明瞭未來投資的方向(第1/2 頁)
2024年5月30日,星期四。
昨夜,一則重磅訊息釋出在了國內外各大媒體上,引人矚目——《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
眾所周知,我國搞“雙碳”戰略是認真的,措施是嚴謹的,政策是嚴肅的。
所以,這個政策對於我們投資,尤其是我們的強週期股(煤油金銅鋁鋅鐵錫鋰矽等等)投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檔案,需要再三研究,下面我們就一點點,拆分研讀一下。(建議,有條件的,可以列印出來,細細品讀,讀這個,比讀年報,以及大V的雞湯要重要的多。)
一、煤炭行業。
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
嚴格,是因為煤炭消費是碳排放大戶,需要嚴格控制。
合理,是因為在2021年,由於在煤炭領域搞“一刀切”,疊加之前數年的供給側改革,導致了煤炭價格的逼空走勢。
所以,對於煤炭這塊,是“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並 “煤電低碳化改造和建設”。
綜合來看,在大通脹週期中,我國雖然對煤炭行業開始實行嚴格的控制,但是隨著通脹的發展,煤炭的價格應該會比較堅挺,煤炭股的業績應該會穩定下來。
但是,由於煤炭行業過去數年的逼宮行為,疊加國際進口通道的開啟,以及“可排程產能儲備”政策的實行,這一行業再想實現2021-2022年之間的量價齊升,可能性不大。
二、新能源行業
“到2025年底,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達到39%左右”。
也就是說,到了2025年底,風電、光電、水電、核電等新能源發電比例要上升到39%。
其中,重點就是開發西北沙漠、戈壁、荒漠為主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一段時間,新能源行業的需求還會持續,
但是,由於前幾年新能源行業,大量產能的無序建設,供給暴漲,以及前幾年股價暴漲對業績的透支,對於新能源相關行業的股票要謹慎對待。
三、鋼鐵行業。
鋼鐵行業也是碳排放大戶,對於這一行業,總體的政策就是,粗鋼產量控制住,“新建和改擴建鋼鐵冶煉專案須達到能效標杆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水平”。
透過調整產品結構,以及提高技術改造來降低碳排放。
總體來說,鋼鐵行業處於一種總量控制的良好狀態。
但是,由於房地產產業的下滑,以及鋼鐵產業的原料——鐵礦石被國外拿捏(或許,幾內亞西芒杜的投產有所改觀),這就導致了鋼鐵產業的利潤,會隨著行業週期的上行而上行,但是很有限。
所以,在利潤有限,需求受阻的情況下,要儘可能規避鋼鐵板塊。
四、石化化工行業
嚴控煉油、電石、磷銨、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
投資資源股,選擇行業很重要。
最差的行業,就是量增價跌的行業。
這種行業,競爭激烈且無序,大量企業往往面臨著不生產就沒有收入,越生產越虧損的囧地,除非死一片,實現產能出清,才能有所改觀,比如現在的矽和鋰等行業。
所以,一定要遠離。
較好的行業,就是量價齊升的行業,
這種行業,企業產品量價齊升,可以實現“雙擊”;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在大量產能投產之後,就會導致供過於求,從而導致產品價格的下跌,比如2021年底開始的煤炭行業。
所以,一定要選擇在行業週期拐點的前期介入,在業績拐點的中後期要記得賣出。
最好的行業,就是量減價升的行業。
這種行業,資源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