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對大通脹週期的再思考(第1/2 頁)
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天,B市飄起了牛毛細雨,朦朦朧朧,罩著路旁怒放的桃花,格外惹人憐愛。
李峰沒有撐傘,施施然溜達著,往大戶室走去。
一邊走,他一邊聞著空氣中瀰漫著泥土氣息,身心一陣舒暢。
這兩天,國內外的要聞實在是太多了。
耶倫前腳要走,俄羅斯外長就來了。
和耶倫的咄咄逼人不同,與俄羅斯外長的會談,非常愉快,領導表示:
“支援俄方打擊恐怖主義、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要“加強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戰略協作”
並“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現在,中美俄之間的博弈,著實精彩。
想到這裡,忽然一個念頭,閃進了李峰的腦海中,令他有些醍醐灌頂。
他抬起頭來,望著迷濛的前路,不禁喃喃自語道:
“難道,這一切,都是陽謀?”
“難道,石油的價格,以及自己所認為的大通脹週期,只不過是大國博弈的副產品不成?”
如果,自己的投資邏輯站不住腳,甚至錯誤,那麼指導投資的方法、方式就會產生差錯,再落到具體操作上,就會謬以千里。
甚至,最終會導致重大損失的產生。
想到這裡,李峰不禁有些心事重重起來。
再也沒有心思觀花賞景,遂邁開步子,匆匆行進大戶室,倒了一杯熱茶,一邊寫稿,一邊思考起來。
眾所周知,此前自己研判大通脹週期到來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美聯儲貨幣大放水。
第二個:逆全球化,導致產業鏈紊亂,以及遷徙。
第三個:大宗商品的供需錯配。
可是,現在仔細再回想,自美聯儲2022年開始強力加息之後,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基本上沒有回落,甚至如今還在飆升。
第二個論據,確實沒有變化,甚至還在愈演愈烈。
可第一個,以及第二個論據,就頗有些值得探討了。
再回溯,這些天的的觀察,
再從幾個最基礎的基點出發,或許就能發現隱藏在後面的真相了。
首先,需要明確的第一個基點,那就是:石油是通脹之母,決定著大通脹週期有多大。
石油是工業血液,支撐著碳基現代文明,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沒有石油,世界文明就會大幅度倒退,如果石油價格大幅度飆升,肯定會帶來世界性的大通脹,甚至大滯漲。
其次,需要明確的第二個基點,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個真正的大玩家。
或許很多人不相信,但這就是事實。
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個真正的大玩家,當然如果英國要算,也只能算半個攪屎棍,其它的國家,由於體量的原因(軍事實力),只能當陪練,只能算作大國的附庸。
這是小國的無奈,也是小國的最優選擇和需要面對的現實。
再次,需要知道的第三個基點,那就是:石油既是一種大宗資源,但也可以當做一種武器來用,它實際上並不那麼稀有,供給也不是那麼緊張。
對此,很多人頗為質疑,並羅列出很多資料。
譬如,全球石油生產的成本在通脹中,提高了多少。
又比如,石油產業投資嚴重不足,未來供需失衡,還要漲。
再如,俄鳥衝突、巴以衝突導致石油供給產生嚴重的問題。
其實,這些都是表象。
或者說,都是讓我們知道,或者說安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