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5 頁)
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優勢所在,就要留心觀察孩子在日常活動中的表現:一般來說,語言智慧強的孩子,口語表達能力強,對語言的理解快;數理邏輯智慧強的孩子,計算能力好,喜歡推理分析;空間智慧好的孩子,喜歡搭積木、建房子和畫畫;肢體運動智慧強的孩子,動作協調性好,模仿動作惟妙惟肖;人際智慧強的孩子,可能是天生的領導者,善於和人打交道;音樂智慧強的孩子,對節奏敏感,喜歡唱歌跳舞;內省智慧好的孩子,做事有計劃,充滿自信;自然觀察智慧強的孩子,喜歡動物植物,觀察力過人。只要細心留意孩子的表現,你就會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瞭解到他的優勢智慧。
⑶瞭解孩子的性格
據德國科學家研究,孩子的個性也是其天賦的“顯示屏”。20年前,密歇根大學的專家對125名3~10歲孩子的母親進行問卷調查,依據孩子在同別人發生意見分歧時的態度予以性格分類,並與現在的情況進行對照研究。他們發現那些自己的意見一旦被否決就哭的孩子,感情脆弱、敏感,日後大多數成為有藝術特長的人。專家的解釋是:這類孩子不嘗試解決衝突,因此長大後內心世界比較豐富。而那些顯得自信的孩子,長大後許多人成了法官、新聞記者或律師。至於那些不經過深思熟慮就脫口而出、為證明自己正確態度咄咄逼人的孩子,日後容易成為部門的領導或管理者。
第一章 發掘孩子的內在潛能(15)
一旦發現孩子的潛能,就要珍惜他的潛能,並加以科學的引導和培養,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而對於無能為力的領域,就不必耗費過多的心力。因為在這些領域,孩子往往缺乏天分,就連做到“馬馬虎虎”都不容易,更別說做到“卓越”了。
家教故事
德國著名化學家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
瓦拉赫在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字上發揮出來。”
此後,父母只好根據瓦拉赫自己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也不會潤色,不久又得了個全班倒數第一的成績,老師給的評語是:“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多數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結果,化學觸發了瓦拉赫的潛能,點燃了他智慧的火花,這個文學、繪畫方面的“差生”,一下子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前程遠大的高材生”。
5。 目標效應:有夢想就有動力
對於孩子來說,目標是學習的動力。教育孩子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是培養孩子上進心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孩子成才的必經之路。
父母為子女所設的目標,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太容易達到,就不容易形成動力;如果太難達到,就會讓人望而卻步。只有合適的目標才對孩子有吸引力。
跟著目標走就不會迷路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比賽爾。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來到這兒。可是在很早以前,這裡只是一個封閉而落後的地方,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這並不是說他們不願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嘗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去。
直到有一天,一個名叫肯?萊文的人來到這裡。肯?萊文用手語向這兒的人問他們為什麼不走出大漠。結果所有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都還是轉回出發的地方。
肯?萊文並不相信這種說法。他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