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如果說這樣做是為了向徐階討好,那麼我以為,以張居正與徐階的親密關係,張已無須以這類行動再去拍徐的什麼馬屁。
勸高拱&ldo;走為上&rdo;,不過是張居正憑本心做了一件對朋友有利的事。
其次在徐階的離開上,王世貞《國朝獻徵錄》上說,徐階被隆慶冷落、不得已上疏求歸時,&ldo;張居正不欲階久居上,且與拱有宿約&rdo;,於是就秘密告訴大太監李芳,說徐階這次是真的不想幹了,由李芳向隆慶遞話,導致徐的求去被批准。然而正史及其他筆記的上,並無此事的證據‐‐王世貞是如何得知這些機密的?
徐階在內閣固然是壓了張居正一頭,但他走後,仍然有李春芳、陳以勤排序比張居正高,那麼驅徐的意義又何在?如果說&ldo;驅徐&rdo;是實現&ldo;迎高&rdo;的宿約,那麼這兩件事相隔一年零四個月,似乎又不太可能有這種因果關係。王世貞在這裡,恐怕又在想當然耳。
再者就是趙貞吉被高拱驅逐,在明末和現代,都有人說是張居正挑撥所致。這倒是唯一能找到一點點事實的說法。也就是這其中透露了,在趙、高之爭中,張居正的傾向非常明確。他為高拱出過主意,打過氣,都有可能。當時兩人已經處於聯手狀態,行動默契也不足為怪。
之所以張居正要擁護高拱,前面已經講過,是因為兩人治國的理念相近。而就閣內的權力來講,驅走了眾人,高拱也未見得能給張居正以更大的空間。從後來的事情發展看,張居正完全知道這個道理。
而趙、高決戰的原因,是由隆慶要整治言官而引發。沒有這個觸動雙方重大利益的事情發生,兩人也不可能激化到這個程度。趙貞吉其實是被隆慶本人逼走的。說是因張居正進讒言、挑撥離間所致,無乃欲加之罪乎?
還有更極端者,沈德潛言之鑿鑿地說:&ldo;蓋隆慶一朝,首尾六年,與江陵同事者凡八人,皆以計次第見逐。&rdo;把責任全都歸到張居正一人身上。
我倒有些不明白了:張居正一個一個、沒有原則地驅逐人,難道他會感覺很好玩?
我看,張居正之所以遭非議,是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未被驅逐過。這又是一個&ldo;楚人無罪,懷璧其罪&rdo;的事例。
張居正沒被驅逐的真實原因,我以為,是由於他在內閣中當時的權力資源最小。大樹徐階已經倒臺。他的裕王舊人身份,在內閣也沒有什麼可依恃的,因為就連淡泊內斂的陳以勤,在裕邸的資格都比他老得多。大太監李芳本來可以做他的一個後盾,但可惜後來已經失勢。甚至在他之後入閣的殷士儋,在&ldo;中官&rdo;的背景上也足可以讓他氣短。
‐‐這就是張居正在內閣的&ldo;末相地位&rdo;。其&ldo;末位&rdo;,不僅僅指的是入閣的順序。
這樣的一個脆弱者,對高拱或對其他人來說,實際上是一個無害者。他因此而在這個淘汰機制中僥倖被保留。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不材之木,方能終其天年。道理完全一樣。
高拱之所以惟獨留下了張居正,撇開別的原因不說,這應該是最深層的一個原因。當然,高拱也恰恰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這就是後話了。
隆慶一朝紛紛擾擾,張居正如履薄冰。但他還是做了一些事情。隆慶二年,徐階走了以後,內閣與朝中官員的空談之風略有減弱,張居正私心裡還是頗欣慰的。在分別給幾位朋友的信中,說了幾次&ldo;近來士習人情,似覺稍異於昔。浮議漸省,實意漸孚&rdo;之類的話。
如果徐階還在的話,《明史》上說他&ldo;陰重不洩&rdo;,也就是悶著。大家想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