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牙切齒。當著國王的面,不好發作,演出結束之後,他們便四處活動,想扼殺莫里哀的這出新作。他們的活動得到了保守勢力的代表王太后的支援。路易十四的懺悔教師、巴黎紅衣大主教也親自出面,向國王提出控告,說莫里哀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人物,這出戏是“否定宗教 ”,必須禁演。路易十四雖然讚賞莫里哀的劇作,可是他看到反對者的來頭實在太大,不得不下令:暫時停止公演,等候最後決定。實際上等於是禁演。
貴族、教會勢力的一時得逞,並沒有使莫里哀灰心,相反,他從反對者的陰謀中看到了鬥爭的實質。他向國王上書 (即所謂《第一陳情表》)為自己的作品辯護,要求國王主持正義,並且以勝利者的姿態指出:反對者的攻擊,正好說明他們本身就是達爾丟夫之流,劇本打中了他們的要害,他們才“暗中施展伎倆,贏得聖上恩意,達到禁演目的。” 當時的許多明莫里哀傳 ?65?眼人都看到了這一點。有一次,路易十四問孔德親王:人們為什麼對莫里哀的《偽君子》這樣不滿?因為正當《偽君子》演出時,義大利劇團也在上演一出滑稽鬧劇《斯卡拉穆士隱士》, 這個劇也以完全否定的手法描寫了一個教士。 孔德親王回答說 :“《斯卡拉穆士隱士》中作者譏笑的只是上帝和宗教,對這些老爺們是無關緊要的;而莫里哀的《偽君子》的戲裡譏笑的正是他們本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大發雷霆的原因!”
教會勢力沒有停止他們的攻擊。遊園會結束不久,他們指使巴黎的一個名叫皮耶爾?魯列的神父發表小冊子,不惜使用最惡毒的字眼來攻擊莫里哀,說莫里哀根本就不是人,而是魔鬼,只不過具有人形肉體,穿著人衣罷了。皮耶爾?魯列認為:鑑於地獄之火對於莫里哀來說是在劫難逃,那麼就不必等待地獄之火燒他,現在就應該把這個莫里哀連同《偽君子》劇本當眾一起用火埋葬。此外,有人指控莫里哀是教會最危險的敵人,有人攻擊達爾丟夫形象是一個“該詛咒的創作 ”,如此等等。一場反對莫里哀的輿論攻勢滾滾而來,必欲致他死地而後快。
其實,這種色厲內荏的攻擊正好表現了他們害怕莫里哀的劇作,害怕莫里哀作品中的揭露力量。對於莫里哀來講,他看到了教會勢力的弱點,也就不顧他們的卑鄙伎倆和惡意攻擊,竭力爭取劇本能再次上演。莫里哀傳 ?66?
路易十四鑑於反對者的壓力太大,一時不想撤銷禁令,只准許莫里哀在私下裡朗讀和演出。莫里哀為了爭取社會的同情,就利用這個機會,使《偽君子》與更多的觀眾見面。他在大臣貴族的家裡朗讀劇本,在私人宅第裡演出劇本,甚至當教皇特使來巴黎的時候,他也向特使宣讀自己的劇本。
莫里哀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他的劇本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劇本越是被禁,人們越是爭著想要了解個究竟。17世紀法國最有名的文藝批評家布瓦洛(1636-1711)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過:“《偽君子》被禁,然而大家都想聽莫里哀朗讀劇本。” 《偽君子》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法國廣為流傳,並且,名聲還遠播歐洲各國。瑞典女王赫麗斯京娜正式向法國提出請求,很想弄到一份劇本,她有意在國外上演此劇。這使法國權貴們陷入頗為難堪的境地,但是他們還是提出了一些藉口,拒絕了女王的請求。
莫里哀又以頑強的意志,毅然決然地完成了全劇五幕。1664年11月,他應孔德親王的邀請,在親王的私宅裡第一次演出了《偽君子》全劇。
在這場鬥爭中,路易十四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他從自己的政治需要出發,支援過莫里哀的創作,可是又不敢得罪以太后為後臺的貴族、教會勢力。因此,他一方面不準《偽君子》公演,另一方面也並不接受莫里哀傳 ?67?教會勢力的恫嚇而加罪於莫里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