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水上之戰吳軍大敗(第2/4 頁)
這讓吳國人民都嚇得不輕。
晉益州刺史王濬看不下去了,上書請求去教訓一下吳國君主。
於是他上書寫道:
〈孫皓的行徑早已背離正道,我們應當迅速採取行動。若是錯過現在,待他日孫皓離世,新君即位,那將是我們難以應對的強敵。
我造船已有七個年頭,船隻日復一日地經受著歲月的侵蝕;而我,已步入古稀之年,餘生無多。
這三者若不能及時匯聚,我們的大計便難以實現。願陛下把握這難得的時機,切勿錯失。〉
晉朝的皇帝在審閱了奏章後,便與大臣們討論起來:
“王公的看法,與羊都督不謀而合。我已有決斷。”
侍中王渾上奏說:“臣聽說孫皓想要北進,軍隊已經整裝待發,氣勢如虹,難以正面衝突。再等一年讓他們疲憊了,咱們才能取得勝利。”
晉帝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下達詔書命令軍隊暫時不要行動。
退回後宮後,與秘書丞張華下圍棋來消遣。
不久,有近臣報告說邊疆有緊急文書到來。
晉帝開啟一看,原來是杜預送來的奏章。
奏章寫道:
〈過去,羊祜不向朝廷大臣公開謀劃,而是私下與陛下密談,結果讓大臣們議論紛紛。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權衡利弊。看看這次行動,十有八九是有利的,壞處不過是白忙一場罷了。
,!
從秋天開始,討伐盜賊的計劃已經暴露,如果現在停下來,孫皓那傢伙肯定會嚇得要死,趕緊搬到武昌去,加固江南的城牆,遷移居民,
到時候我們連個城牆都攻不破,野外也沒什麼可搶的,明年的計劃也就泡湯了。〉
晉主剛剛審閱完奏章,張華突然站起,推開棋盤,恭敬地說:
“陛下英明神武,國家富強;吳國君主殘暴無道,百姓受苦。現在如果出兵討伐,可以輕易取勝。請陛下不要猶豫。”
晉主說:“你的話洞察事理,我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於是立即召叢集臣上殿,任命杜預為大都督,率領十萬大軍從江陵出發;
司馬伷從塗中出發;王渾從橫江出發;王戎從武昌出發;胡奮從夏口出發。
各領五萬兵馬,都聽從杜預的指揮。又派王濬、唐彬沿江東下,水陸兵力共二十多萬,戰船數萬艘。
還命令楊濟駐紮襄陽,統一指揮各路人馬。
東吳那邊,聽說晉軍要來,大家都慌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
吳主皓趕緊召集手下的將領們開會,商量怎麼應對。
張悌說:“咱們可以這樣,讓伍延帶隊去江陵,跟杜預他們對戰;再讓孫歆去夏口那邊擋一擋。我呢,就帶沈瑩和諸葛靚,領十萬大軍去牛渚,把各路人馬都接上。”
吳主皓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就讓張悌去辦了。
結果張悌一走,吳主皓就開始在後宮裡轉悠,一臉的愁雲慘霧。
岑昏看他那樣,就問:“老大,你怎麼了?”
吳主皓說:“晉軍來得這麼猛,雖然咱們已經派人去擋了,但王濬那傢伙帶著幾萬人,開著戰船順流而下,勢頭太猛了,我有點擔心啊。”
岑昏一聽,笑著說:“老大,別愁,我有個辦法能讓王濬的船都變成渣渣。”
吳主皓一聽樂了,問:“啥辦法?”
岑昏說:“咱江南鐵多的是,可以造一堆連環索,再弄些大鐵錐子放在江裡。晉軍的船要是敢來,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
卻說那位晉朝的杜預,帶著他的隊伍從江陵出發,給手下週旨下了個命令:
帶上八百個會游泳的傢伙,悄悄地劃小船過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