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古月軒(第1/2 頁)
眾人落座間,工作人員已然將黃楊木雕移至一旁,靜待最後的評判。
自黃楊木雕退場,直至下一件法寶亮相,短短几分鐘之間,若有人細心留意,便會發現人群中有一人臉露不佳之色,此人或即為黃楊木雕之主。
只是此刻,無人再關注那黃楊木雕,反而是齊齊聚焦於展臺之上,只見一隻精緻小巧的鼻菸壺緩緩展現出來。
“琺琅彩繪牡丹紋鼻菸壺!”周老接過法寶清單瞥了一眼,抬首笑道:“有趣,單上標註為乾隆年間,落款卻是古月軒。”
“古月軒?真偽如何。”
“切記古月軒之精品寥寥,偽作卻如山積,莫非此次識鑑失誤矣。”
相較於先前的黃楊木雕,此鼻菸壺甫一登臺,立刻引發了諸位的極大關注。
湊巧,林之近日研讀古玩典籍時,亦涉獵了關於鼻菸壺的介紹,對其頗有幾分心得......
靈煙壺,簡單來說,便是承載靈煙的法器。自明清交替之際,靈煙傳入東土神州,原本的靈煙盒逐漸融入東方元素,由此誕生出獨特的靈煙壺。此壺材質豐富繁多,涵蓋竹翠、木質、瓷器、金石、象牙、寶玉、瑪瑙、琥珀等諸多天地靈材。
其中,尤為出眾的一種工藝則是瓷胎釉下五彩繪製,其製品精美絕倫,因乃皇家御用之物,在世俗間難得一見,故極為珍稀。此種工藝,乃是以五彩釉料於玻瓈胎上細膩勾勒,再經烈火煉製而成。昔時,因其工藝之難,唯有皇家御窯得以製作些微小巧之器,諸如靈煙壺、煙碟等物。壺身之上鐫刻有“古月軒”三字以及燒製年份。
因此,“古月軒”有時不僅僅代表一件物件,更可象徵此種瓷胎釉下五彩繪製之技藝傳承。
實則,“古月軒”究竟為何,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有人言,乃清代乾隆大帝在位之時,宮內一處軒榭之名;亦有傳聞,系一位姓胡的大師所創之精妙法寶,爾後被皇家窯廠效仿,故而留下“古月軒”的烙印。
更有論者指出,“古月軒”應是清代各代皇帝寶殿之名,非乾隆一家專享,歷朝歷代所制之神品,皆秘藏於“古月軒”之內,遂以此名款標記。
無論傳說如何,眾人皆認可,凡標有“古月軒”印記之物,必為瑰寶無疑。“古月軒”之名已成品質保證,故偽作之贗品甚多。
近日,一件疑為“古月軒”之作的靈煙壺現世,許多人乍一看便認定其為假貨。然亦有一知情人明白,不可妄加揣測,當以公正無偏之心眼審視此壺。
此刻,會場內氣氛驟然升溫,幸虧三位修為深湛的長者坐鎮,否則眾人早已按捺不住,紛紛上前圍觀。
終於,輪到高德全、林之與俞飛白三人走上鑑賞臺。此時,高德全也不再推辭,登上展臺後,率先捧起那枚靈煙壺,細細觀摩良久方放下,遞予林之與俞飛白共賞。
“你先瞧瞧罷。”林之對靈煙壺並無深入研習,待俞飛白接過手中,他才湊近端詳。果不其然,經過一番細緻審度,林之只覺此壺異常精緻巧妙,華美非凡,別具立體之感。
然而,究其是否為乾隆年間真跡,林之心中卻是毫無頭緒。
稍候,三人退出鑑賞區,高德全低聲詢向二人:“二位有何見解?”
林之道出直覺:“不敢確定,只能說胎質優良,色彩種類繁多,畫面立體生動,不過是否確係乾隆時期的真品,我實在是辨認不出。”
俞飛白點頭附議:“入手輕盈,色澤鮮亮且帶有玻璃般的質感。乍一看像是新品,但又覺得唯有這般品相,方能稱得上是古月軒的曠世瑰寶。”
“糾結之中啊。”
高德真人淡然微笑著:“陷入糾結反而是件好事,這意味著你們深入研讀並且領悟到了其中的一些玄機。你們方才提及的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