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洪水(第1/2 頁)
雖然蘭溪河道已經被拓寬,雖然蘭溪上游已經建了攔水壩將多餘的水排向山外,但由於受蘭溪村坐落在盆地中央的原因,只要天上的雨還在下,那麼四周的水便會一直源源不斷的往中間彙集。
雖說村子處在盆地中央有諸多好處,譬如地勢平坦方便種田,周圍的山能抵擋颶風威力,乾旱時也能保證盆地裡不缺水用,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過多的水則會導致盆地出現內澇。
蘭溪的水現在已經幾乎與河道齊平,再也排不出更多的水。可大雨還在下,四周地勢比較高處的雨水還在往村內彙集,尤其是筆架山這座最高的山,彙集了最多的雨水撲向蘭溪村。
筆架山即雞爪山,當時蘭溪村人為了順口,覺得筆架山不如雞爪山通俗易懂,便跟隨當地人一起叫它雞爪山。後來葉仕吉這個老秀才說此山若是叫筆架山,將來村裡必出進士。於是,蘭溪村再也不覺得筆架山這個名字文鄒拗口了,叫了兩年的雞爪山立馬都改口成了筆架山,生怕自己叫錯了自家出不了進士。
此刻,筆架山上傾瀉下來的水成了危險蘭溪村的最大隱患,為了解決此隱患,蘭溪村男的不顧外面刮的讓人站不穩的颶風,扛起鋤頭冒著雨就上了山,準備在筆架山挖出一條截水溝,利用地勢將山上的雨水給截到村外面去。
由於之前在疏通堰塞湖時,顧亮就組織村民在筆架山上挖了一條引水渠,現如今正好可以利用這引水渠的部分渠道改成截水溝,也算是減輕任務量,不然還不知道這截水渠要挖多久。
通常而言,颶風在一地停留不過半日,便會移至他處,其帶來的降水則會持續數日。然此次颶風卻異於往常,當其途經福州時,竟突然轉向,殺了個回馬槍,給福州地區民眾帶來了二次重創。
接連不斷的颶風以及雨水彷彿要摧毀福州地面上生長的一切,強如松竹,也在颶風的肆虐下被連根帶起,刮向天空;韌如蒲草,也在暴雨的沖洗下折斷莖葉,埋進泥裡。
在如此的威勢下,別說能不能保住地裡長的糧食了,就連保住自己所住的房子也是個問題。
土樓是去年年底才建成的,所用的材料、工藝都是一等一的,按道理來說現在正是它最堅固的時候。饒是這樣,其東南角的屋頂也被颶風掀開了一道口子,上面的瓦片猶如放鞭炮般是噼裡啪啦的往下掉,聽得人是陣陣心慌。
蘭溪村花大價錢才建成的土樓都成了這個樣子,那些普通的房子結局就可想而知了。它們要麼不是被掀翻了屋頂,要麼就是被飛來的樹木擊垮了牆,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狼藉。
大雨如注,持續整整一週方才停歇。幸而蘭溪村全村人齊心協力,成功將筆架山上的來水攔截于山腰,並輸送至他處,使得村內積水未再持續上漲,始終保持在膝蓋以下。
這個高度的積水雖然對建築和人造不成太大危害,可對於田裡的稻穀影響頗大,長期的暴雨外加高溫,已經使得大面積的稻穗出現了黴爛。外加被颶風颳倒伏的,這季稻子的收成可能最終連種子也保不住。
還好的是隨著雨勢減弱,蘭溪的水位終於開始了下降,村內的積水也逐漸消退最終只留下滿地的淤泥。
蘭溪村的積水消退的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們村處在半山腰上,雨水可以不停的往山下排,直至排入閩江。若是他們村在山下平地,那結果可就不一樣了,雨水想排都沒地排,甚至還會發生倒灌。
雖然雨水還未停歇,天空仍在下著濛濛細雨,但蘭溪村已經開始灑掃,並著手修繕被颶風颳壞的房頂了。
而正當顧老漢帶著村裡的男人上房頂修繕時,村內的銅鑼卻突然響了起來。
經過多次的演習,村民們對於鑼響之後應該做什麼已經相當熟練了。此次鑼聲響起是連續不斷的,意味著村子闖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