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雙颶風(第1/2 頁)
農曆九月初,晚稻正處於灌漿期。
得益於今年一直以來的風調雨順,晚稻生長的很是旺盛,每一株稻禾上面都抽出了好幾支穗,只要這段時間日照充足,想必這一季的水稻又是豐收。
看著一支支青嫩的稻穗逐漸飽滿,逐漸被自身重量壓彎腰,蘭溪村每個人臉上都樂開了顏,覺得今年一定能過個好年。
人一高興,對許多事情就顯得格外的寬容,就連最近經常有人進他們村偷菜這件事上,村民都很大方的沒有追究。
蘭溪村周邊原本是沒什麼村子的,出了村周圍三四里都很少能看見人煙。可是由於戰亂、災荒等種種原因,近兩年逃到福州避難的人越來越多。福州地少,這些遠道而來的難民在福州城周圍的平原尋不到安身之所,便紛紛轉入山林,在福州周邊的數萬大山中尋找著一個又一個能開墾出田地的落腳之處。
蘭溪村距離閩江不遠,自然成了這些人最先選擇開墾的的地方。所以在蘭溪村周圍不遠處的地方,開始慢慢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村落。
這些村落都不大,往往因能開墾出田地的面積有限,養不活太多人口,一個村落可能只有兩三戶人家,像蘭溪村這種二三十戶人家的,在這裡面倒顯得鶴立雞群了。
雖然這些村落規模不大,但畢竟給這片曾經孤寂的土地帶來了一絲生機和人氣。所以即使知道偷菜這件事就是附近新搬來的人家乾的,蘭溪村的人都沒有特地去追究。
都是逃難過來的,蘭溪村的人深知這些人的不易,也知道初到一個地方過的有多辛苦,他們也是這麼過來的。要不是活不下去,誰又願意大半夜的跑這麼遠來偷菜呢!只要他們不過於放肆,對蘭溪村的吃菜問題造不成太大影響,蘭溪村人還是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還好蘭溪村人來的早,能在群山中選了這麼一塊風水寶地,能開墾出這麼多良田,養活他們這麼一大村子人。要是晚來兩年,就只能像周邊新出現的這些村子一樣,山前面住兩家,山後面住兩家,種個地還得走老遠去山那邊。
當然,蘭溪村對偷菜一事如此寬容,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今年太風調雨順了,菜園裡的菜就和天天淋了大糞一般,長勢那叫一個喜人,結出的東西那叫一個多。什麼秋豆角、秋茄子,是一批一批的長,根本吃不贏;什麼絲瓜、瓠子,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結,根本吃不完,更不要說還有各種豆子、葉菜了。
這越是風調雨順,莊稼越是長勢喜人,顧亮心中越是心慌,總感覺老天爺似乎要憋一波大的。不然這都九月初了,眼看一年都要過到頭了,這按道理說的災荒卻還不見蹤影,只怕是到最後關頭會來上一波。
懷著這樣的心情,顧亮做足了準備。像是旱災、洪災都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才能對生活造成影響,而像是地震、颶風這種零幀起手的,才是要格外注意的。為此,顧亮特地排了班,讓村裡人一天十二個時辰晝夜值守,就是為了防止變故發生,他們能及時做出反應,同時也能防止夜裡土樓走火。
九月中旬,福州天空逐漸發生異變,接連三日天空中都出現了卷積雲,像寶塔一般,越積越高。
很快,便由海邊的漁民傳來訊息,說海邊出現長浪,接下來幾天可能會有颶風過境,做好防風準備。
對於颶風的到來,蘭溪村人才剛到福州兩年半時間,在經歷過幾次颶風后就颶風這件事見怪不怪了,彷彿就如同在江州時每年都會下的兩場雪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
想當初,第一次經歷颶風來襲時,蘭溪村人還絕望的依偎在一起如臨末日,對颶風的到來束手無措。
而現如今,對於颶風的到來蘭溪村人卻顯得過於氣定神閒了。在得知即將會有颶風到來後,男人在樓上加固房頂,收撿瓦片,防止漏雨;而女人的則負責封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