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至臨(下)(第1/2 頁)
天冷的時候,只要你往地上放一個毯子之類的東西,狗狗們立即便會很開心的趴上去。
哪怕是剛出生的小狗,也會如此。
彷彿它們天生就知道,這些東西可以取暖一樣!
也許你會說,狗狗們的反應,其實是來自於,那些近似於“母體”的觸感,對它們產生的天然吸引。
因為,通常一胞多胎的它們,生下來就有了,“擠在一起”的溫暖體驗。
那我們人類呢?
為何人類的幼崽,亦是生來就對毛絨類的東西,有著天然的好感呢?
可以想象一個這樣的畫面,遠古時代的某位母親,即將臨產前,族人們便早已用許多質地柔軟的獸皮,圍疊成了一個“溫馨”的“產房”。
待到新生兒降臨後,除了母親的懷抱外,那個滿是動物皮毛的“產房”,就成了給她最多安全感與最多溫暖記憶的地方。
數萬年後,“毛絨=安逸”這個結論,也就刻畫在基因之中了。
受此“基因記憶”的影響,在這個因“新仙女木事件”而導致的,異常寒冷的冬季,滯留在泰山以東,渤海之濱的東夷族先民們,所需要獲取的第一個抗寒物資,便是大量的動物皮毛了!
在這之前,他們已經蒐集到了一定量的竹木資源,向著那個偉大的新“逐日”計劃,有條不紊地邁進著。
被履途發現活動痕跡之前的東夷族,剛開過一次,關乎下一步行動抉擇的管理者大會。
與華族的全民參與不同,當時的東夷族中,那些所謂的管理者們,不過就是以現任首領守羿為主的,包括那幾個與他關係比較親密的少數族人而已。
隨著氣溫的降低,越來越多的族人,因為沒有充足取暖物資,均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凍傷的現象。
許多得不到照顧的老弱婦孺們,更是有了,已然無法熬過這個冬天的預兆。
危難之間,守約不得不向守羿提議,暫時中止了砍竹的工作。
僅將現有的材料,交予楚狐父。並由他帶領那些,早就從東夷族各個小群落中挑選出的精銳們,展開初期的制弓和“練兵”活動。
除此之外的絕大部分人,則是要深入到泰山腹地,籌備族群過冬所需的各項物資。
但他們蒐集物資的速度,卻明顯沒有天氣轉寒的急遽(ju,四聲)。
就在族中關於南下避寒的想法,逐漸有成為主流之勢時,曾參與過黃河北岸伐木造船工作的,一名叫做林雨的族人,突然跑過來對后羿提醒道:“前些年,我們在這條大河北岸伐木造船之時,遇到過一個數量龐大的野牛群。若是可以虜獲到它們的皮毛,不就可以解決掉眼下的困境了?”
因為后羿的弓法,早已大乘,自不必繼續留在楚狐父的身邊研習。
而守羿雖為族長,於弓箭之術上,卻是個門外之漢。
商討間,便決定由守羿留在族眾聚居區內,隨楚狐父學習弓術。同時也是為了,一併協同管理這些,從東夷族各處中,選拔上來的翹楚們。
因此,后羿便當仁不讓地肩負起了,率領其它族人們,蒐集物資的工作。
在林雨對他提醒牛群之事時,他正費力地從一隻豺的軀體上,回收他剛射出去的箭枝。
看著那因多次重複使用,而變得有些鈍化的箭頭處,后羿不免嘆息一聲。
像是回覆著林雨的提醒,又像是自言自語道:“光是對付這些豺、狼、兔、鹿,我們這些所謂的族中精英,便已勉力維持了。若僅是三、五隻野牛也就罷了,既以成群的話,我們怎麼獵取?以命換命嗎?”
這林雨雖不如望海那般痴迷,但於出海“尋日”一事上,比起族中其他人來,還是有著更多的嚮往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