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推背圖裡的 > 第5章 楊文幹謀反

第5章 楊文幹謀反(第3/5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大齊之君上傳奇大唐鎮國公御賜監察使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太子殿下的信任,聖上會原諒的,不至於死罪。如果謀反,那是滔天大罪,根本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

太子李建成聽著王珪、韋挺的建議,一直猶豫不決。聽罷魏徵的建議,才下定決心,準備等聖上的手詔到後,就素衣輕裝前往仁智宮向聖上謝罪。

第二日,裴寂來長安東宮向太子遞上聖上的手詔後,毫不停留,太子馬上帶著王珪、韋挺、魏徵,穿著庶民服飾,輕裝簡行地前往仁智宮謝罪。

太子李建成一路北上,到了距離仁智宮還有六十里的鴻賓堡,因擔心其擁眾來仁智宮,會引起父皇的猜忌,於是將王珪、韋挺、魏徵等隨從留下,只帶十餘騎去見父皇李淵。

在太子李建成準備啟程的當晚,秦王李世民也收到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的密報,知曉了太子李建成來仁智宮謝罪之事。

杜淹一直跟王珪、韋挺交情深厚,也一直想透過他們兩人投靠太子李建成。但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謀士之一的杜如晦是杜淹的侄子,但叔侄兩人關係很僵。

另一位心腹謀士房玄齡對秦王說:“杜淹為人狡黠善變,如果去當了太子東宮的屬官,會給秦王造成威脅,不如召為秦王府屬官,為我所用。”於是就舉薦杜淹為天策府兵曹參軍。

因此杜淹能從東宮好友王珪、韋挺那裡知道東宮不少內幕,他就成了東宮和秦王的雙面間諜。這次太子來仁智宮謝罪之事,就是在太子準備啟程前,王珪、韋挺這兩位好友透過親信僕人快馬來報信的。

聽聞公公稟報,太子已到仁智宮的宮門外跪著謝罪。聖上勃然大怒,詔命其覲見。

太子李建成已進殿,就撲通跪下,匍匐到父皇面前,一邊哭著一邊謝罪,哭訴道:“兒臣罪該萬死!不應該瞞著聖上私造鎧甲,但是楊文幹謀反之事,兒臣實在是事先根本不清楚,也沒有參與。”

說罷,太子李建成用盡全力把頭重重地砸在地板上,發出“咚咚咚”的巨響。李建成一邊哭著,一邊用力磕頭,額頭的鮮血染紅了地板,一直磕暈過去。

看著太子李建成磕暈在地,聖上雖然惱怒他私造鎧甲,這也是犯了大唐律死罪。但是,可以從太子一奉詔就立即趕來仁智宮謝罪的行為來看,太子李建成確實是沒有參與謀反,一定是被人誣告的。

想到這,聖上的怒氣消了一些。又看著太子磕暈在地,又動了舐犢之情、惻隱之心。於是讓殿中監陳福與另一位公公將太子從地上扶起來,攙扶到偏殿,看到他一整日鞍馬勞頓未進食飲水,給他餵了一些熱水和麥飯,李建成這才醒來。當天晚上,聖上安排殿中監陳福嚴密地看守太子李建成。

這一夜,仁智宮內有不少人都徹夜難眠。

聖上今日看到太子李建成一邊謝罪,一邊否認他和楊文幹打算造反的指控,看來太子實在是被人誣告。聖上的氣就消了許多。眼下最急著去處理楊文幹謀反一事。如果不及時處理,楊文幹據有慶州,再勾結東突厥,又距離仁智宮僅三百餘里,這會成為大麻煩。

在內外交困之下,聖上下意識地想到了唐帝國的救火大隊長的秦王李世民。

於是,聖上緊急召見秦王李世民想對策。秦王建議聖上:“楊文幹這小子,竟敢做這樣狂悖叛逆之事,估計他想謀反,但是慶州府的僚屬們不會跟著他謀反。事不宜遲,可派一員大將就可平叛而定。”

聖上聽罷,對秦王李世民說:“這事情還是需要你來辦。等二郎得勝歸來,就立你為太子。”

說著,聖上嘆了口氣,“我不能像隋文帝那樣,狠心可以殺掉自己的兒子,到時候就封大郎為蜀王。蜀兵脆弱,不足為患,等我百年之後,你繼承大統,若是大郎能安心事奉你,二郎便記得要保全他;若是不行,那二郎你取他也容易。”

事不宜遲,秦王李世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備前宰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