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獨自生活的第十七天(第2/6 頁)
但在這邊有句話,叫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裡的十二歲,已經是家裡半個頂樑柱了。
十二歲,巴不得賺錢。再有個三四年,就議親成親了。
但姜棠顧忌他年幼,還是想讓他做些輕省的活計。
劉大郎識字,可以跟著新掌櫃學學,這樣以後也能做個掌櫃,就算不跟著她做活,也比去碼頭做苦力活強。
劉大郎不要面,姜棠也沒勉強,但剩下的兩塊湯塊讓他帶回去了。
攤子的事了了,姜棠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了下來,現在就安心等著火鍋店開業。
這幾天天氣尚好,三個攤子還在冷風裡開著。
姜棠去街上轉過,街上的攤子的確不止她們三家。
就算賺得少也有的賺,況且,一些素面攤比以前生意還要紅火些。
碼頭的工人還在,攤子就在,偶爾雪大的時候不出攤,這邊工人還會問怎麼不賣了。
攤子上面的種類已經增加到三種了,客人也能換換口味。
正街上的餛飩攤子生意還湊活,和以前相比差不太多,劉家婆媳兩人幹活,生意冷清時還能說說話解悶兒。
書院那邊王氏一直都是一個人,她的女兒得看著小兒子,三個女兒中兩個妹妹還小,不頂事,過來她不放心。
王氏是幾人中最累的,也是賺的最多的。
她中午在書院賣,晚上去街上,雖然人嬌小,但是分外能幹。
賺了錢先給家裡孩子連著自己的棉衣棉被換了,原本男人還對她把爹孃送回老家有怨言,現在看日子過好了夫妻間又和睦起來。晚上下職了會去街上接王氏,把車給推回來,兩人誰都沒提把老人接過來的事,反正王氏把話撂下了,若是再把小的接來住,就和離。
百善孝為先,贍養老人是不得不做的,但別人的孩子,輪不到她養。
至於巷口那家,打聽了一圈也沒見說護城軍把姜棠的攤子砸了,心裡失望極了。
但後頭姜棠都不擺攤了,她也沒辦法,總不能讓人去姜家抓人吧。
就只能安安分分在家裡貓冬,不過還是經常去外頭看,一直盯了半個月,再沒見姜棠再出來擺攤,這才歇了心思。
姜棠少做了半個月的生意,少賺了幾十兩的銀錢。不過,劉大郎這兩天把熟客都通知了,新鋪子在哪兒,有上好的酒,而且菜品的價錢不變。
牛油鍋底三錢銀子,菌湯鍋底五錢銀子,其他的菜也沒變。
不過原來菜樣少,新鋪子多加了好幾樣。
粉條、木耳、蝦滑、小酥肉……價錢不便宜,但絕對比不上贏天下。
至於熟客會不會過來,姜棠覺得會。雖然給了湯塊,但姜棠覺得,家裡吃火鍋,比不上外頭的味道。
她的麻醬是自己調的,裡面有芝麻花生碎,還有蒜蓉等各種各樣的調料。還有雖然鍋底一樣,但是她買的肉是嘗過好幾家選的最嫩的羊肉,最鮮美的魚肉,味道絕對是上乘的。
所以儘管送了湯塊,熟客也會去新鋪子吃。
這一天一天過去,姜棠專心弄鋪子裡的事兒,終於等到鋪子弄好了,第二天原本計劃著開業,結果天上又飛起了雪花。
雪下的並不小。
街上沒什麼人,左邊賣乾果的鋪子還有右邊賣雜貨的鋪子全都關了,姜棠也不知道今天到底還開不開。
若是沒客人,開業顯得冷清。
告訴的老顧客今天不一定能趕過來,本來天就冷,下著雪就不想出門了。
等到中午,姜棠還猶豫著,卻見有人在門板上敲了敲。
敲門的那人身後還跟了幾個,就這麼一瞅,有四五個人呢。
劉大郎和這人熟,就是第一天擺攤時他領過來的第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