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和珅爭鬥智慧與財富較量(一)(第2/3 頁)
收入,讓乾隆的內務府銀子得以充盈。乾隆還打破崇文門稅務監督不得連任的祖制,讓和珅連任崇文門稅務監督 8 年,後來和珅出任其他職務之後,依然兼管崇文門稅收(派心腹劉全負責),前後把持崇文門稅關近二十年。
和珅想出了“議罪銀製度”。凡是犯了事的官員,只要將“罰銀”交到內務府,便可從輕發落,甚至還能保住官位。這樣一來,一方面使得一些犯了錯的官員有了贖罪的途徑,另一方面,內務府的收入大大增加,而內務府是直接服務於皇帝的,這就為乾隆提供了大量可供其揮霍的錢財,滿足了乾隆遊山玩水等奢侈活動的資金需求。
一年河北發生大旱,農民顆粒無收,乾隆讓和珅協助地方官員處理此事。和珅一邊開倉放糧,一邊從外地調糧食到河北,還設立了眾多“粥棚”免費施粥。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資源有限、管理混亂且貪腐橫行的情況下,如何將有限的救災物資更多地分配給真正急需的災民。為了把冒充災民來蹭粥的富人趕走,和珅找人往粥裡摻了些沙子,不出 2 日,富人便自行散去,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救災物資能真正用到災民身上,也節省了救災成本,緩解了財政壓力。不過,和珅也因此在民間揹負了更多罵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和珅 28 歲就擔任了戶部尚書,掌管著內務府的糧庫、綢緞庫、顏料庫,以及圓明園的茶膳房、選辦處、上飼院、太醫院和御藥房等肥差。
他利用皇家貨物進出的機會,虛報貨物的數量、價格等,將差價部分的錢財中飽私囊。在採購宮廷物資時,將實際價格 10 兩的物品報成 20 兩,多出來的 10 兩就被他貪汙。同時,他還經常挪用公款用於自己的私人投資和消費,如挪用內務府的資金去投資自己的商業店鋪。
在負責宮廷建築工程、水利工程等專案時,和珅會虛報工程預算,然後將多報的款項貪汙。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他還會剋扣工人的工錢和材料供應商的貨款,進一步斂財。而且工程質量往往也會因為資金被剋扣而大打折扣,導致很多工程存在安全隱患。
在各地的稅收徵收過程中,和珅利用自己的權勢,縱容地方官員虛報稅收收入,然後將多收的稅款部分納入自己的腰包。為自己的商業活動提供便利,減免自己產業的稅收,增加競爭對手的稅收負擔,從而實現壟斷經營。
和珅家族產業規模龐大且壟斷性強,擁有礦山業、紡織業、藥業、酒業、養殖業等系列產業,涉及面廣泛。
在這些行業中,他透過限制競爭對手的進入、打壓其他商家等手段,實現了對市場的壟斷,從而獲取了鉅額的壟斷利潤。在礦業領域,他利用自己的權勢禁止其他商人開採礦山,只有他的家族企業可以進行開採和銷售,從而控制了礦產品的價格和市場供應。
他利用自己的職權以及與其他官員和商人的關係,在西藏、蒙古、滇藏等地方組織貿易活動,收取鉅額的商業稅金。還在南洋地區開展貿易活動,交易茶葉、絲綢、瓷器、藥材等商品,透過壟斷貿易路線和商品供應,獲取了鉅額的財富。
他還參與軍火貿易,將揚州的兵器局改建成他自己的兵器製造廠,不僅大量生產武器送到北京供養皇家,還在兵器的走私上獲利頗豐。
和珅從 32 歲起擔任吏部尚書。吏部每年要考核百官,考核能不能透過,和珅說了算。為了讓考核透過,官員們紛紛向和珅進貢錢財。
企圖升官的、害怕丟官的,都必須走他的門路行賄。他還利用自己掌握的官員任免權力,明碼標價出售官職,根據官職的大小和重要性收取不同數額的賄賂。
在朝廷各個部門和地方官府中,和珅安插了大量自己的親信。這些親信在處理財政事務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