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和珅爭鬥智慧與財富較量(一)(第1/3 頁)
和珅出生於1750年,父親常保在他年幼時去世,家境逐漸衰落。
和珅自幼聰慧,勤奮好學,憑藉著自身的努力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為他日後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和珅在乾隆皇帝身邊擔任總管內務府大臣、步軍統領衙門都統、戶部尚書、領侍衛內大臣、理藩院尚書、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等重要官職,位高權重。深受乾隆皇帝信任的朝廷重臣,掌控著財政、軍事、人事等諸多關鍵領域的大權。
和珅有多個妻妾,妻子是馮霽雯。此外,還有長二姑、吳卿憐等小妾。和珅共有兩子一女,長子為豐紳殷德,娶了乾隆皇帝最寵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次子早夭,性名不詳;女兒嫁給了康熙皇帝七子淳親王允佑之孫貝勒永鋆。
和珅以非凡的智慧在官場中周旋,與眾多對手展開激烈鬥爭。善於揣摩聖意。他能精準地把握乾隆皇帝的喜好與心思,透過迎合皇帝的興趣愛好,從而贏得皇帝的極大信任。
面對劉墉,紀曉嵐朝中大臣的質疑與挑戰,和珅憑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機智的應對,巧妙化解危機。
他懂得利用人際關係,拉攏一部分官員為己所用,形成自己的勢力圈子。和珅時而用權謀之術打壓對方,時而以花言巧語迷惑皇帝,為自己謀取更多的權力和利益。
在斂財方面,和珅的權謀手段可謂層出不窮,來者不拒。他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收取賄賂。作為朝廷重臣,眾多官員為了得到升遷機會或避免被打壓,紛紛向和珅行賄。
他還操縱稅收,虛報賬目,將國家的錢財據為己有。和珅憑藉權力壟斷一些重要行業的貿易,獲取豐厚利潤。
他涉足鹽業、茶葉等暴利行業,透過不正當手段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和珅還大量兼併土地,收取高額地租,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財富。他修建豪華的府邸,生活奢靡,卻在乾隆皇帝面前表現得忠誠無比,巧妙地掩蓋自己的貪婪行徑。
和珅能把乾隆交代的事情辦得妥帖,讓皇帝在政務和生活上都感到舒適和滿意。而且和珅在斂財過程中,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乾隆的奢華生活和大規模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援。比如乾隆多次南巡等活動耗費巨大,和珅透過各種手段籌集資金來滿足這些需求。
和珅只有兩個兒子,幼子早夭折,長子迎娶乾隆最疼愛的十公主後,又把唯一的女兒嫁入皇家,肥水不流外人田。乾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和珅的控制。這種聯姻關係使得和珅與皇室緊密聯絡在一起,也讓乾隆覺得和珅的財富在某種程度上也間接處於皇室的掌控之下。乾隆暫時放縱和珅斂財也許並非不可接受。
不過,和珅的大肆斂財導致官場腐敗不堪,嚴重破壞了國家的政治生態和經濟秩序。而且在乾隆去世後,和珅的財富雖然被抄沒,但清朝的腐敗問題已經積重難返,國家的衰落之勢也難以扭轉。
乾隆四十年(1775年),25歲的和珅擔任乾隆皇帝的侍衛。一次偶然的機會,乾隆皇帝正在閱讀奏摺時發現一處錯誤,隨口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周圍侍衛皆不知如何作答,和珅卻勇敢地站出來回答道:“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乾隆皇帝對和珅的回答極為滿意,從此開始關注這個年輕的侍衛。
在乾隆皇帝身邊,和珅總能在恰當的時候提出合宜的建議。乾隆皇帝熱愛詩詞書畫,和珅便努力鑽研這些領域,以便能與皇帝深入交流。乾隆皇帝喜歡巡遊,和珅精心安排行程,確保皇帝出行舒適愉快。
乾隆讓和珅管理崇文門稅務。和珅到任後,新增了一項稅種,向進京的官員和參加科舉的考生收稅,在此之前,崇文門只向過關的商販收稅。
這一舉措引起了進京官員和考生的強烈不滿,但增加了朝廷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