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麼,大清從上至下是不會有人思考國體問題的,特別是皇族,特別是皇族中的當權者,要讓他們自覺自願的限制自己無上的權利,那談何容易!
滿族從1644年起入主中原,止光緒死亡這一年,愛新覺羅氏統治中國已逾264年,這二百多年中,有過康乾盛世的輝煌,但是從嘉慶開始,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洋人不斷的進逼,清廷不斷的退縮,再經過天平天國的打擊,清朝這艘大船更是千蒼百孔,此後開始的洋務運動,或許能算是清廷在經濟上的改新,但這種有限的革新無法挽救清王朝的迅速沒落,它在政治、軍事諸方面的衰朽日甚,而列強的貪孌有增無減,隨著日本國勢的迅猛增長,終於在1894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而大清在戰爭中一敗塗地。
甲午戰爭失敗的後果是嚴重的,中國失去了朝鮮的宗主國身份,失去了臺灣、澎湖列島等領土,不得不開放重慶、蘇州、杭州等地為商埠,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允許日本商船航行長江,還不得不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萬萬兩。
甲午戰爭的失敗對大清朝野的震撼程度,也是近代史上絕無僅有的。過去,西方列強不斷的欺侮,大清從上到下似乎都已經習慣了,從心理上也預設了西方列強的蠻橫霸道。可是日本,近在大清肘腋的日本,卓爾小邦日本,大清一直不怎麼看得起它,與中國人一樣的黃面板黑頭髮,與大清一樣也屢受西方列強的欺辱,並且,千年以來它都是中華文化的仰慕者、學習者,在大清朝野的心中,日本最多隻能算中國的一個小弟弟,根本與西方列強不在一個檔次。
可是如今龐大的大清,竟然被日本這個小弟弟打敗了,這如何能讓人想得通!大清朝野的震驚、悲憤可想而知,痛定思痛之下,大清朝野不得不承認已經嚴重落後的事實,當此時,二十多歲的光緒皇帝下決心進行革新改良,以圖奮起直追,擺脫老大帝國的衰朽,提振國勢國威,報仇雪恨,於是便有了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百日維新”。
但是光緒皇帝的心太急了,他想一夜之間就將大清翻轉過來,一夜間將官場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的流弊清除,一夜間將中國備受蔑視的草民變成國民,可是光緒皇帝太年輕了,他從小長在宮闈,老師翁同和一直傳授他儒家的那一套理論,他沒有做皇帝該有的權謀,沒有做皇帝該有的狠辣,也沒有做皇帝該有的忍耐精神,他只有一顆年輕人期盼國家強盛的熱心,一個皇帝的頭銜,另外,就是康有為等數介書生的支援。
“百日維新”只進行了三個多月,就被迫終止了。當權太后慈禧感覺光緒的維新動搖了清廷的統治基礎,當然,也動搖了慈禧的權柄。慈禧是狠辣兼備、極富統治經驗、且精通權謀的女人。她在關鍵時刻率領百官,褫奪了光緒親政的權利,將他幽禁起來。
第二章 近代史程序的十字路口(2)
慈禧廢除了光緒的全部維新政策,大清又按老一套運轉起來。慈禧接著選載漪的兒子溥雋為大阿哥,即皇儲,要以他代替光緒。此事因洋人與地方重臣的激烈反對而不得不暫緩。但慈禧對洋人是恨之入骨了。洋人竟敢幹涉大清的家事,這是不能容忍的。可是慈禧知道惹不起洋人,不能忍也得暫且忍著。
歷史的腳步已走到了二十世紀的大門口,大清已經無法再按老一套繼續運轉了。1897年的曹州教案引發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的蓬勃發展和拼死排外讓列強們坐臥不安,洋人於是不斷的威逼清廷*義和團。慈禧在*還是安撫之間搖擺不定,義和團遂進了北京,而洋人以保護使館為名,向北京派兵,形勢緊張至極。這時大清的外交環節出了秕露,不知什麼人偽造了一封列強的照會,照會上措辭嚴厲,除要求慈禧立刻還政於光緒外,還有另外嚴重干涉大清內政的三項內容,並稱清廷若加拒絕的話,就要武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