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243商業是塊肥肉,咱才知道(第2/5 頁)
裡生產家庭所需要的布匹,男人們出去照料莊稼,男耕女織,村與村之間最好不要相互來往。
明初不同於元代以貨幣財政管理為核心的特點,而是以實物徵收為主,帶有明顯“原始性”特徵的“賦役財政”。
商業是不可能停下來不發展的。
江南對於剛剛經歷戰亂的新興政權來說,無異於一筆最穩定的財政支援。
雖然目前朱標對於弟弟們屬於生態位上的絕對壓制,但兄弟們都長大了,各有各的心思,再也不向以前一樣了。
但農村生活的現實與他想的大相徑庭,女子也得下地幹活,才能保證收成,至於織布什麼的則是要有更加年老的女人完成,或者抽出一段時間再白天進行織布。
雖然老朱非常讚揚靜止不變的自給自足的事情,但他對於商業也有一些基礎認知的,也給商人一定的自由度,從事少數幾種朝廷壟斷商品之外的物品的收購,轉運和出售。
每當發生價格爭議時,要由地方官員來確定一個公平的市價。
宋元以來,江南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上首屈一指,在文化地位上也佔據絕對優勢。
為進-一步保護消費者,他規定商人只能使用標準的度量衡工具,必須做到貨真價實。
尤其是老朱強硬的態度,就是你們全都別惦記這個位置,就是你們大哥坐的,你們好好再邊疆拱衛皇室就行。
然後送到戶部來,老朱會時不時的看一看當地的物價是否有突出表現,一旦有必定要重點關注。
明初政治中心恰好同經濟重心基本重合,使得朱元璋可以直接對江南財賦進行有效管理。
天子最先從淮西起兵,依靠此地人力財力出兵江左,攻佔太平,渡江攻取應天、鎮江、寧國、廣德等地。
從長遠看來,江南文化地位也佔據絕對優勢,江南人必然會很快在統治階層佔據優勢。
天子開科取士後,為阻止蘇松江浙為主的“南人”完全佔據科舉名額,現如今已經停下科舉,改用察舉。
因為這些人有權有勢後,便會掌管他們所在城市的一切,官職、收入、消費。
他們明晃晃的全成了古代的貴族,利用一切的手段來剝脫周遭人,這是最為皇帝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等到老朱一死,這些人便不可避免的發展起來,以至於把經濟活動直接擴充到海洋貿易。
江南富戶的經濟來源,大多都是從工商業上賺來的,農業多是固定的,就算是徐階那種,也不是一下子就擁有十萬畝土地的。
這便是胡惟庸此時內心的想法。
畢竟你太富裕了,陛下是會惦記的。
最為重要的是胡惟庸此時就跟朱元璋是一條心的。
江南又不是他老家,陛下愛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
他想要讓許多人上賊船,保住自己的丞相位置,又不是想要聯合起來推翻老朱的統治。
這個想法,胡惟庸自己個都不敢想。
論打仗,他根本就打不過老朱。
更不用說那麼多的驕兵悍將,憑什麼聽他一個人的?
指望著給他當小弟的那幾個侯爵,胡惟庸都不覺得他們能擊潰徐達等人,連李文忠興許都打不過。
叛亂,他目前是真的沒有想過。
皇宮的大門他都攻不破。
因為胡惟庸是熟悉老朱的。
他在老朱手底下當了很多年的官,才一步一步爬上來,當上大明帝國的二把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那些難纏的對手諸如張士誠、陳友諒、王保保以及更加難纏的蒙古人都敗在朱重八的手裡,他一個淮西小吏真的不是對手。
胡惟庸更是理解朱元璋的執政理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