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4/5 頁)
”
大船駛向了對岸,大軍的木排在後面跟隨著。
這裡的河面足足有1300米寬,飛虎軍的木排佈滿了河面,一點點地駛向了對岸。
快到岸邊了,大船無法繼續向前。薛仁貴就下了大船,來到了尉遲寶琪的木排上。他簡單地向尉遲寶琪介紹了對岸的情況後,就和尉遲寶琪一起登上了河對岸。
就在唐軍登上河岸的時候,高句麗人的哨兵已經發現唐軍的行動,他們一邊呼喊報警,一邊逃走。
河對岸是一片山地,這裡的地形不適合大軍行動,因此這一帶的高句麗守軍只有幾個哨所,全部兵力不足百人。看到如此多的唐軍上岸,他們不敢與唐軍作戰,四散逃走了。
唐軍也不追趕,他們的目標是這裡的京觀。
原來,在遼河中游的一切行動,就是為了掩護這個搶奪京觀的行動。而這個計劃,是太子李在長安時,就交代給杜荷等人的。
尉遲寶琪和薛仁貴來到京觀前面,單膝跪地,說道:“先輩們,我們來接你們回家了。”
在數千名唐軍的努力下,10萬京觀全部被搬上了木排,裝上了大船。
這時,天光大亮,擔任警戒的飛虎軍哨兵發現一隊高句麗軍,朝著這裡開來。
滿腔悲憤的唐軍官兵都要求打一仗,出口惡氣。尉遲寶琪和薛仁貴交流了幾句,決定伏擊高句麗人。
高句麗軍大約1000人左右,除了幾名軍官有馬,其餘的都是步兵。他們看到唐軍已經上了木排,正在退走,於是趕往河邊,準備用弓弩追擊唐軍。
當他們趕到河邊的時候,尉遲寶琪和薛仁貴各帶著1000名飛虎軍掩殺了過來。
高句麗軍都是些當地的地方軍,面對著強悍的飛虎軍,不到半個小時,就被屠殺殆盡。
就在尉遲寶琪下令撤退的時候,一名飛虎軍士兵說道:“尉遲司令,咱們也給高句麗人弄一個京觀,給先烈們報仇。”
尉遲寶琪和薛仁貴都同意這個意見,於是,除了為了瞭解高句麗軍的情況,留下了兩名軍官以外,其餘的高句麗人全部被砍下了頭顱,在高句麗軍來的方向的一個路口上,也全部擺成了京觀。
10月27日,李世民親自主持了祭祀活動,祭奠了前朝為國征戰的先烈。
成功奪回先輩的屍骸,是一件大事。
30年前,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死傷百萬人,涉及的家庭也接近百萬,他們的親友和子女的人數何止數百萬人啊。
唐軍奪回了部分死難將士的遺骸,李世民親自祭奠了他們的亡靈,此舉,極大地樹立了大唐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振奮了大唐參戰軍民的精神,並且對周邊國家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這天,新羅國王接見了大唐外交部的使臣王玄策。
王玄策是中國乃至世界外交史上的牛人之一。
第三百零三章 烈火焚城
最近身體一直不好,更新和質量都不正常,很抱歉。
王玄策曾經在歷史上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戰績”。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訪問與唐朝有友好關係的印度瑪卡達國的國王西拉迪提亞。
王玄策好不容易來到印度後,卻發現西拉迪提亞王已死,王位被印度大臣阿爾裘那所篡奪。同時,不光是瑪卡達國,當時全印度幾乎均陷入戰亂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還受到阿爾裘那派兵襲擊,身陷牢獄之中。幸好後來王玄策安然脫困,逃離瑪卡達。
王玄策沒有就這樣逃回大唐,而是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尼泊爾王國。
在此他與尼泊爾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