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5 頁)
濟能夠同時出兵,高句麗必然四面受敵,陣腳大亂,臣贊成。”
李世民接受了太子的建議,責成他留守長安監國。
隨即,大唐的戰爭機器開動了起來。
東宮。
杜荷和尉遲寶琪求見太子李。
第三百零二章 先聲奪人
杜荷和尉遲寶琪接受了李的指示,帶領飛虎軍先行出發了。
攻打高句麗,李並不擔心唐軍的戰力。李世民隨行出征的李靖、尉遲恭、牛進達、張世貴,加上先期到達的薛仁貴,都是大唐最頂尖的將領之一。
李世民本身也是大唐頂級的軍事將領,作戰經驗豐富。唐軍的組織形式、裝備和訓練,都不是高句麗人可以抗衡的。
他唯一擔心的是李世民好大喜功。
李之所以搶先提出要出兵30萬人,是因為歷史上,李世民第一次征討高句麗時,僅僅出動了10萬唐軍,結果遭到了失敗,他本人也曾經被圍困在瀋州(瀋陽)城裡,險遭不測。
李原本希望李世民至少要調動50萬人以上參戰。不過,李不能再勸諫了,李世民可是要面子的人。
李世民率領大軍出征了。
李總是不放心,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
在他們走後的第三天,李召集房玄齡、魏徵和侯君集,把自己的擔心和想法告訴了他們。
魏徵有點疑問,房玄齡和侯君集也有點不以為然。經過了李耐心的說服,最後他們同意了李的意見。隨後,就以侯君集為首負責落實。
遼河東岸的高句麗人,發現唐軍正在對面扎木排,認為人們即將渡河發動進攻了。高句麗軍守將急忙調集人馬,做好應付唐軍進攻的準備。
10月23日上午10點,天氣陰沉,大約1500名唐軍乘坐著木筏,朝著河對岸划來。此處的河面寬約700米,唐軍一點點地靠江對岸。
高句麗人在河邊嚴陣以待,等唐軍接近岸邊的時候,弓弩一齊發射,一時間箭似飛蝗。
唐軍的每個木排上,前端都豎著高大的木盾牌,高句麗軍的弓箭對唐軍構不成多大的威脅。
就在木排距離岸邊不到100米的時候,高句麗人的拋石機開始發射了。30斤重的石彈飛向唐軍的木排,落入河水中,濺起巨大的水花。
木排在河水中行駛,行動緩慢,在石彈的打擊下,完全聽天由命,不少木排被石彈擊中,士兵們紛紛落水。幸虧他們的腰上繫著繩子,才沒有被湍急的河水沖走,救回了木排上。
眼看著就要到岸邊了,河岸上湧出了大批的高句麗人,足足有近萬的人馬。
唐軍指揮官一看,自己這麼點人,過去就是送死。於是他下令調轉方向,退回了河對岸。
接下來幾天,唐軍在對岸建造更多的木排,看來是要一次性運過來更多的唐軍。
高句麗將領,判斷唐軍要在此處大舉渡河,於是抽調周圍的高句麗軍隊,使得河對岸的高句麗人達到了3萬多人,準備在此處殲滅渡河的唐軍。
10月25日夜,河面上大霧瀰漫。
尉遲寶琪帶著5000名飛虎軍上了木排,杜荷在河邊為他們送行。
杜荷說道:“寶琪,小心點,如果遇到高句麗人,不要戀戰,迅速退回對岸。”
尉遲寶琪說道:“放心吧,司令,保證完成任務。”
飛虎軍出發了,他們並沒有划向對岸,而是順流而下,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6個小時後,尉遲寶琪看到前面的河岸上,有一艘大船的影子,他提起馬燈搖晃了起來。很快,他就看到大船上也晃起了燈光。
不久,船頭上出現了薛仁貴的身影,他說道:“尉遲司令,我在前面帶路,你們跟在後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