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頁)
是一時頑劣不堪,也無所謂,等長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懂事了,那時未必沒出息。何況薛家幾代人都沒能讀書做官,怎麼到了薛蟠這裡,就想著讓他考科舉去了?誰說做官就一定要科舉入仕的?賈王兩家現在做官的沒一個是透過科舉進入官場的,包括目前仕途蒸蒸日上的王子騰。
若是將來薛蟠想做官,以薛家的財力,賈王兩家的權勢,幫薛蟠在官場上謀個職位還不是輕而易舉!若是將薛蟠逼迫壞了,出了什麼事情,落得個王夫人的賈珠一樣的結局,讓她將來靠誰?抱著這種想法的薛姨媽在薛儉管教薛蟠的時候出頭攔阻,兩人為此屢屢爭執。在薛姨媽哭天抹淚,要死要活的情況下,薛儉抵擋不住,丟下一句“慈母多敗兒”敗退下來。薛蟠的教導又被擱置了起來。幸運的是,薛蟠到底還是有些懼怕薛儉的,因此雖然有薛姨媽的袒護,他日常行為收斂了不少,老實了許多。
因為教育的時候,薛姨媽橫欄豎阻,而薛蟠又天生愚魯,實在是不堪造就,薛儉擔心薛蟠將來未必能夠保家立業,所以起了另外生子的念頭。如今家業穩定,不需他整年在外,留在家裡的日子多了,待孩子生下來,大可以從小教導。為此,薛儉不僅在薛姨媽身上下功夫,還廣納姬妾。奈何,幾年都不見動靜。
一次薛儉偶有不適,請醫問藥之餘,向大夫問起這個問題,大夫診斷過後,告訴他,他身體似乎受過重創,雖房事無礙,但是與子嗣無緣。薛儉這才知道,當年因他執掌通政司徇私舞弊,上皇對他的懲處除削職之外,捱得那六十大板才是最大的懲罰,不僅絕了他的子嗣,而且身體也因此留下隱患,於壽數上有礙。現在的薛儉好比被蟲蛀空了大樹,外面看著光鮮,但是裡面已經空了,隨時都有轟然倒地的可能。若是發現的早,用藥的話,還能延續幾年壽命,現今到了這個地步,已經藥石無效了。
不可能再有孩子,而且天不假年的薛儉再想教導薛蟠晚矣,放牛吃草的時間太長了。面對不學無術的薛蟠,薛儉第一次後悔起來。後悔在孩子成長受教育的時候,他忙於生意,幾乎常年不在家,以至於孩子在妻子的嬌寵下,長歪了。後悔他因為正當壯年,總覺得時間還多的很,又想著孩子年紀還小,又覺得薛蟠笨拙,同樣的學習要比別人多花好幾倍的時間效果還未必如別人,實在是不堪雕琢,又忙於糾正薛蟠的不當行為,再加上薛姨媽的攔阻,所以對薛蟠的教育就鬆散起來。如今悔之晚矣。
其實這個時候,薛蟠表現的還不算太壞,雖然驕橫,但是還沒有發展到後面欺男霸女,作奸犯科的地步,只能算是一個只知道享樂,不學無術,漫天使錢,偶有仗勢欺人之舉,但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紈絝子弟。只是教好薛蟠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自此之後,薛儉於一旁嚴加管教,嚴格約束,懼怕薛儉的薛蟠因為有所畏懼,縱使薛姨媽護在裡面,日常生活中雖然依舊小錯不斷,但是也沒那麼大的膽子惹出大亂子來。這樣的話,縱使薛蟠依舊“爛泥扶不上牆”,可是天長日久下來,煞了性子的薛蟠雖然依舊平庸,但是保家立業倒也未嘗不可期。
只可惜,這一切都建立在“如果”上面。時日無多的薛儉已經不能管束薛蟠太多的時間了。比起愚笨無能的兒子,命不久矣的薛儉只能把有限的時間花費在聰穎勝兒子十倍的女兒身上,想著等他過世後,由寶釵從旁督促勸導薛蟠,出嫁後,結門好親事,再借住賈王兩家之力,盡力幫助薛蟠守住家業。等薛蟠娶妻生子,好生教導下一代,以便能夠重振薛家。這已經是薛儉在知道他瀕臨死亡之下,無可奈何之中想出的最好辦法。就這樣,在有限的生命裡,薛儉盡力安排好一切,最後帶著無盡的遺憾和對妻子兒女的擔憂溘然長逝。
誰承想,自薛儉過世後,薛姨媽因喪夫之後,舉目只有薛蟠可以依靠,憐他喪父更是溺愛非常,凡他所求一應即許。沒了薛儉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