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女禍
女禍
唐玄宗帶著楊貴妃等人逃往四川,到了距長安百餘裡的馬嵬驛(故址在今陝西興平縣),將士都又飢又困,心中怨憤,溢於形色。負責玄宗禁衛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對兵士說:「如今天下動亂,皇上出奔,造成這種狀況,不都是因為楊國忠的罪過嗎?不殺他,怎麼向天下人交代?」眾人都說:「我們早就有這種想法了。」於是一起去殺了楊國忠,以及他的兒子和韓國、秦國夫人。玄宗為了平息將士的憤恨,親自走到外面,慰勞六軍,兵士卻依然圍著不肯散開。玄宗望著身邊的人,問是什麼緣故,他寵信的太監高力士回答說:「楊國忠有罪,已經被殺,但禍根還在,怎麼肯散開呢?」所謂禍根,即指楊貴妃。玄宗心裡不願意,站著不說話。高力士又說:「只有殺了貴妃,六軍將士心中才安寧;只要將士安寧,陛下也就安寧了。」玄宗無可奈何,只得與楊妃訣別,派高力土將她縊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隨後埋葬在驛西一里光景的路旁。當時楊貴妃三十八歲。
楊貴妃墓
楊貴妃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她的美貌,她奢侈的生活,她和玄宗的關係,她臨死的情景,連同隨後國家所遭受的災難,所有這一切,都依然在吸引著人們,有關她的傳說,以及文人詞客的題詠,始終不曾中斷過。甚至連馬嵬這個從不為人注意的小地方,也因為她而出了名。唐人吟詠馬嵬的詩甚多,不過大多是感傷一代紅顏委於黃土,其中較著名的如:「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白居易《長恨歌》)「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布衣。低迴轉美目,風日自無暉。」(劉禹錫《馬嵬行》)都寫玄宗迫於群情憤激,不得已而誅楊妃,原是忠於史實的記載。不過在那些尊君衛道之士看來,這未免有失玄宗面子,特別是有損他的「聖明」。白、劉筆下的玄宗,雖然不是聖明之君,但還算個多情天子,而在李商隱的詩中,甚至連這點情義也不見了。「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馬嵬》)。這首詩諷刺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山盟海誓言猶在耳,但一旦大難臨頭,便以犧牲對方為代價,換取自身的安寧,雖然做了幾十年皇帝,卻還不如一個普通老百姓,能夠保護自己的妻子。這幾乎是在褻瀆萬乘之君,太失臣下事君之禮了,當然更不能為衛道之士所容忍,紛紛指責此詩輕薄無禮,擬人不倫。由此,過去某些人十分推重晚唐鄭畋的《馬嵬坡》:「玄宗(一作「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認為這首詩既寫出了玄宗的多情和苦衷,又替他的行為作了回護,立言最為得體。但不少人認為,鄭畋的詩雖好,還不如杜甫詩:「憶昔狼狽初,事與古先別。奸臣竟葅醢,同惡隨盪析。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北征》)杜甫對楊氏的驕橫豪奢,始終極為不滿,當他作《北征》之時,更希望隨著楊氏一門的滅亡,結束宮中荒淫腐敗的現象。這幾句詩,並不像前人所說的那樣,可見「明皇(玄宗)鑒夏、商之敗,畏天悔過,賜妃子死,官軍何預焉」(魏泰《臨漢隱居詩話》)。「中自誅褒妲」,只是說楊妃是被唐朝軍隊自己殺的,不像褒姒、妲己那樣,死於敵方之手,和唐玄宗並無關係。詩中沒有一句稱頌玄宗,就是很好的說明。陳玄禮身為禁軍主帥,卻鼓動將士,要脅君王,殊失人臣之禮,杜甫非但不加指責,反而肯定了這次兵變:「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微爾人盡非,於今國猶活。」(《北征》)可見,殺楊貴妃、楊國忠的,並不是唐玄宗;為民除害、挽救國家的,也不是唐玄宗。事實上,先有了桀、紂、幽王,才會有妹喜、妲己、褒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