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4 頁)
漢字不無關係。中國文字讓他感到親切,而反戰與和平始終是中日兩國人民心靈交流的基點。在京都巴金又進行一次《我和文學》的演講。他坦誠地對日本讀者表示:“我的每篇文章都是有所為而寫作的,我從未有過無病呻吟的時候。”
在奈良巴金又談起他當年從橫濱到東京的經過。幾位日本青年捧著巴金的《自述》,請求籤名。大家對巴金早年在日本的活動都感到驚奇和欽佩,巴金在《自述》中說:“當初在橫濱寫《鬼》的時候,我就下決心離開武田家搬到東京去。我託一個在早稻田大學唸書的廣東朋友,在東京中華青年會樓上給我預訂了房間。我本來應當在武田君家裡住上一年半載,可我受不了他念經的聲音,可以說是神和鬼團結起來把我從他家趕了出去的。我原先學習日文的計劃,也給神和鬼團結的力量打破了。我向主人說明我要搬去東京的時候,武田曾經懇切地表示挽留。然而想到在這裡同神、鬼和平共處,我實在不甘心。即使有人告訴我,遷到東京,不出兩個月我就會給‘捉將官裡去’,我也不改變主張。”巴金對那位喜歡他《自述》的日本青年說:“我當時剛過三十,血氣旺盛,毫無顧慮,不怕鬼神,這種精神狀態是後來的我所沒有的。我今天還懷念那些逝去的日子,我在小說《鬼》裡找到了四十五年前自己的影子。我現在的確衰老了。。。。。。。。。。”
古老的奈良很象巴金曾經去過的中國紹興。只是奈良沒有河水與縱橫交錯的小石橋。巴金喜歡這裡的古老廟宇,他從幢幢香火繁盛的寺院,可以聯想到自己的祖國。會想起當年飄洋過海的鑑真和尚。往事對於年邁的巴金來說,已是難得的財富。不管從前的記憶有多少讓他傷感的地方,老人都不會謝絕日本青年對自己的關心,他眼前好象又出現了東京中華青年會的宿舍。他在和日本青年談往事的時候,說:“我當年到了在東京,住在中華青年會的宿舍,樓上房間不多,另一面還有間課堂,白天有位教員講授日語,晚上偶爾有人借地方開會。樓下有一間大禮堂,每個月總要在這裡舉行兩次演講會。我初來的時候,有人正在大禮堂內排曹禺的《雷雨》,他們通常在晚上排練,我在房裡聽得見響動。當聽到有人把曹禺的劇本變成日語時,我為曹禺感到高興。因為這也是一種文化交流。”
奈良的日本青年都被巴金的到來振奮著。他們奔走相告,那麼多人希望見到巴金,並渴望聽這位中國大作家談他早年在日本的經歷。巴金也希望回顧往事,他對大家說:“我記得中華青年會在東京的神田區,附近有很多西文舊書店,我每天要去三次,哪家店有什麼書,我都記熟了。而且我也買了不少舊書,全放在兩層的大壁櫥裡面。我的生活完全改變了。在這裡我接觸到的日本人,就只有一個會說幾句中國話。我向別人打聽他們是什麼人,有人告訴我,他們是‘刑事’,就是便衣偵探和特務警察。我一方面避開他們,另一方面暗中觀察他們。我的觀察還沒有取得一點結果,我就讓這些刑事抓到警察署拘留所去了。”
日本青年都被巴金在東京被逮的經歷感到驚訝。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詢問,巴金卻不想多談了。因為他不希望給日本青年的心裡蒙上陰影。夜裡,當代表團成員都進入了夢鄉,巴金仍在燈下翻閱他的《自述》。他看到了這樣的記載:“在警察署裡開始了審訊,審訊倒也簡單,在我的答話裡抓不到辮子,不久就結束了審訊,向我表示歉意,要我在他們那裡睡一晚,就把我帶到下面拘留所去。從凌晨兩點到下午四點,整整關了十四個小時。從我半夜裡睜開眼睛看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