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的日本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我多少了解一點,在小說裡可能我對他的分析有錯誤,但我用不著編造什麼。我短時期的見聞本身就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在小說裡說:‘在一個多星期裡看透了一個人一生的悲劇。’這是真話。在生活裡常有這樣的事,有時只需要一天、半天的見聞,就可以寫成一個故事,只要說得清楚,不違反真實,怎樣寫都反正是創作,不一定走別人的老路,不一定要什麼權威來批准。。。。。。。”
。。
東京往事與《神·鬼·人》(3)
座談會上氣氛熱烈,日本讀者向他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多是對寫作上的難題,巴金都耐心作了回答。他最後說:“我曾經說過:我是從探索人生出發走上文學道路。五十多年中我也有放棄探索的時候;停止探索,我就寫不出作品。我開始讀小說是為了消遣,但我開始寫小說絕不是為了讓讀者消遣。我不是一個文學家,我只是把寫作當做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思想有種種侷限性,但是我的態度是嚴肅的。盧梭是我的啟蒙老師,我絕不願意在作品中說謊。我常常解剖自己。我的生活中充滿了矛盾,我的作品裡也是這樣。愛與憎的衝突、思想與行為的衝突、理智與感情的衝突、理想與現實的衝突……這一切織成了一個網,掩蓋了我的全部生活,全部作品。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聲。我說過:讀者的期望就是對我的鞭策。”
掌聲再度如海潮般響起,大廳裡的讀者都被巴金精采的講演打動了。
巴金的演講結束了,可是那些入迷的日本讀者卻蜂擁而上地把老人團團圍住。他們希望和巴金繼續交流下去,渴望得到巴金的一張名片或他在自己小本上的簽名。在巴金眼裡這才是人間最真實的畫面,這些慕名而來的讀者,並不是受某官方的唆使來完成傾聽任務的,他們都是巴金小說《家》和《隨想錄》的崇拜者和知音。在那些熱情的知音者中間,不僅有普通日本平民,學生和小職員,甚至還有日本政府的高階官員,例如多次到中國訪問的大平正芳首相,就是喜歡巴金作品的一員。他在緊張的國務活動中,仍然撥冗和巴金坐下來交流中國文學。而且讓巴金驚異的是,他的小說《家》也曾是這位日本國務活動家青年時代喜歡的外國文學作品。難怪大平正芳對巴金說:“先生的作品曾經感化過日本的一代人!”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向雨中日本青年深鞠一躬(1)
高速列車在日本春天的田野上飛馳。
巴金坐在疾駛的列車視窗,瀏覽著那既熟悉又陌生的異國風光。在東京參加一系列讀者交流活動之後,巴金和作家代表團的成員們,乘坐高速列車對日本進行了一次從南到北,從東至西的長途旅行。廣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象徵,當年美國投下原子彈留下的戰爭創傷,時至今天仍然讓巴金感到記憶猶新。而京都和奈良,都給巴金以新的感悟,他發現這裡的人們對中國文學同樣不陌生。
在廣島訪問時,巴金在一位日本文學家的書房裡,見到這日本人用中文書寫的魯迅詩詞,那是魯迅1931年寫給日本朋友內山完造的弟媳松藻片山的五律詩,巴金的心情當然萬分激動。他沒想在廣島居然會有人把魯迅的詩,當成他治學的宗旨與寫作的楷模。這日本人抄錄的魯迅詩是:
大野多鉤棘,
長天列戰雲。
幾家春嫋嫋,
萬籟靜喑喑。
下土惟秦醉,
中流輟越吟。
風波一浩蕩,
花樹已蕭森。
儘管語言不通,可是巴金仍然發現在日本各地,漢字仍然不時可以跳入他的眼簾。這是他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曾見到的現象。巴金髮現日本人如此喜歡他的作品,顯然與街上那到處可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