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給他一點小小的震撼(第2/3 頁)
後還可以安全撤回來,同時安插數百探哨進入徐州境內。”
“再者,便是大做疑陣,假意出征徐州,世人皆以為我在攻徐,兵馬調動極多,卻沒想到我已經回來,這一來,就發現了一些端倪。”
荀彧好奇抬頭:“什麼端倪?”
“東郡有送往陳留的密報,陳留也曾派遣哨騎來打探訊息,此時稍作注意不難發覺,我還派遣宿衛抓了一兩個騎兵,問出了一些事。”
“東郡內部有人慾置我於死地,而陳留張邈必定反我。”
曹操輕鬆的笑了起來,他這一趟收穫頗豐,最大的收穫就在於心中堅定不移的印證了此前的疑慮。
張邈,自從袁紹發來命令讓曹操斬殺張邈,而曹操拒絕的那一日起,張邈就不對勁了。
許是自那以後總感覺有屠刀懸在頭頂上空,又或者是感覺到羞愧不甘,所以心生妒恨。
這很好理解,以往兗州堪以稱雄者屬劉岱、名師大儒便是邊讓,而能接劉岱班的,肯定就是有八廚之名的張邈。
漢末的天團很多,什麼八廚、八駿、三休、“桃園三傑”、“建安七子”之類的,有這種頭銜,才能不一定都很高絕,但背後資源的傾注一定不少。
曹操在創業時無處可去,還要靠著張邈才能得以落腳。
忽然有一天,這靠著自己才能存活的小老弟,搖身一變成了頂頭上司,以往說話還能背靠榻上,頤指氣使;現在卻要卑躬屈膝、不敢有違,一時半會是接受不了的。
荀彧默默點頭,不去問曹操為什麼,既然論斷如此,便準備排布即可。
“文若,東郡、陳留,我仍舊交由你統全域性之錢糧,任用賢才,望你不吝才幹,為我分憂。”曹操說罷,很自然的將手放在了荀彧的手背上,緊緊一握。
放眼整個東郡的核心謀臣,數荀彧之外再無他人能為自己撐住後方。
志才雖有才幹,但頗為放浪不羈,無論儀表還是行徑,都常令人詬病。
元讓雖有文治、武功,但卻需要守備東郡北地,也就是濮陽,脫離袁紹的命令之後,此地便成了屏障,要隨時防備袁紹動兵威逼。
程昱有才,且是本地名士,又曾跟隨劉岱,在兗州故交很多,但他剛剛依附,還不能夠得到完全信任。
張韓……那小子不配。年紀輕輕不諳世事,名聲出身不夠壓不住眾儒,別等自己征戰回來他已經被人暗中刺殺。
唯有荀彧,出身世族、博學多才、品行無雙、自省克己,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一塊璞玉,曹操時常思己時覺得,大漢官吏若都像文若這樣有冰清玉潔的品質,或許就不會到如今這光景。
如果連荀彧都信不過,我還有誰能夠信任呢?
“在下……謹喏,明公委以重任,彧定殫精竭慮,以死相報。”
……
二月中旬,在農忙已開始許久,各方面都不需要再更置人手的時候,張韓帶著典韋匆匆趕了回來。
回到鄄城時,張韓早在路上就想明白了曹操此行的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曹老闆故作疑兵調動了徐州兵力到處走,表面上看是讓他派進琅琊的精兵能夠安全撤回來,同時安插暗子到琅琊境內。
但實際上,他已經很敏捷的回到了鄄城來糾察陳留與東郡往來的跡象。
只能說是個十足的老陰比。
徐州那邊極有可能今年一整年都在注意琅琊周圍,而且要派出很多人查探曹操派進來多少二五仔。
之前張韓不會在曹操面前說張邈太多壞話,只是一個勁的叫他防範,但現在不一樣了,那些看似驚世駭俗的論斷和猜測都可以說了。
張韓決定,一回來就透露一點答案給曹操,給他一點點小小的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