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給他一點小小的震撼(第1/3 頁)
張韓在小沛待到了二月,而後傳來了訊息說曹操其實早就已經回到鄄城,並且和大公子一同主持春耕。
濟北的兵馬自琅琊退了出來,但留下了上百名死士作為暗探,現在將小沛兵馬全部交託給曹純,命張韓徐徐趕回鄄城理政。
張韓滿眼都在盯著這“徐徐”二字:“是不是意味著,我三月份回到鄄城,也不會被責罰?”
“唔……”典韋皺著眉頭往後仰頭了一下,“典某勸先生不要這樣。”
“嘖,典兄膽氣雖大,但卻不作,少了幾分樂趣。”
張韓拿著信令向曹純拱手,笑道:“子和兄長,那就全權交託給你了,在下先行回鄄了。”
迴圈……每次這麼說都一種牛馬的感覺,但是又沒有人給草。
“好,”曹純欣慰的點了點頭,和張韓相處十幾日,留有不少把酒言歡、秉燭夜談的回憶,張韓不像其他博學者那般雲山霧繞的說話,他人坦誠、懂的道理很多、涉獵十分廣泛,而且說話又好聽,相處下來越發的舒適。
甚至,伯常人已調任,還心念駐防的兵馬、小沛百姓,特意鄭重其事的囑託我,難得。
想到這,曹純嘴角一咧,抱拳道:“伯常放心吧,小沛有我駐守,定不會讓你掛念。”
“不是,我說我那宅邸的修葺。”
“哦,”曹純臉上失去了神采。
……
鄄城,衙署後院之中。
曹嵩在車馬勞頓到達鄄城之後,直接大病三日,彷彿被什麼抽去了渾身精氣,只能躺於榻上微弱呼吸,曹氏很多宗親都以為他驚嚇過度,還是要走了。
沒想到自第四天起,得藥湯、膳食的調理,曹老太爺慢慢開始進食,逐漸有了好轉,第六日便可以下地走動。
到此,他的命才算是救了回來。
曹操大宴之後,將荀彧請到了家中內屋,兩人於私密之地驅走了隨從與宿衛,暗中商議。
“我欲攻伐徐州。”
一番寒暄之後,曹操直截了當的挑明瞭自己的態度,“陶恭祖欲殺我父,以洩去年兵敗之恨,此仇若不報,則枉為人子。”
荀彧眨了好幾下眼,就像是被“話”燻到了一樣,道:“徐州四戰之地,水患嚴重,戰無山川之險,內治則有黃河之嫌,徐州世家幾十年生存,根深蒂固、商賈通達,明公若要取徐州,此時是最好的時機,但我兗州如今卻也蒸蒸日上,若是開打難免損己。”
“明公是想——”荀彧話說到一半,忽然想起了什麼,神色一凜,拱手朗聲道:“在下明白了,此時是最佳時機!可戰!”
以父之名,攻徐,境內百姓定不會怪罪,畢竟這是扯孝道為旗,便是佔據道義。
而老太爺也的確在徐州遭禍,絕不是謊稱,這件事自進城起,有無數人看在眼裡,有刻意宣揚的暗子,早就在做此宣揚。
估計東郡外城的百姓,已逐漸將其當做飯後的談資。
這樣一來,境內沒有怨言就不會生亂,而道義同樣能夠用於痛擊徐州軍民。
這一道優勢,是當初張韓力主推行仁政,因此積攢下來的“無形軍資”,也就是儒學常提的民心所依,這四個字很難用兵馬、錢財來衡量。
唯一的擔憂是,之前殺邊讓的隱患。
荀彧乃是世族出身,他的立場於兗州時,自然是站在曹操一方,畢竟是他自己認為的明主,但卻又瞭解世族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定不會讓曹操真正坐大。
是以張邈未除之前,明面上就還有人可以支援,此節,他不信曹操沒有考慮到,所以還在靜靜等待。
曹操此時輕笑了一聲,道:“此次我故作疑兵,以張韓、子和的兵力露於小沛,牽制陶謙,為的是令泰山兵馬進入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