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第1/3 頁)
有意思的是,從物理特徵來看,這層矽化物晶體&l;薄膜&r;,與地球上常見的矽化物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地球上的矽化物,如二氧化矽等,都是密度比較高的物質,而這裡的矽化物則完全是蓬鬆的,裡面充斥著無數微小密集的氣孔,就如酵變硬的麵包,又如硬質化後的海綿,而且,比之海綿和麵包中氣孔的雜亂無序,這矽化物晶體層內的細密小孔,都是按大小一致的菱錐體有序排列的,並有不知名的黑色物質在其中流動‐‐看起來,這層矽化物晶體之所以呈黑色,不是因為晶體本身呈黑色,而是這晶體層內的細密小孔中,存在的這些流動的黑色物質!不知道這些流動的黑色物質究竟是什麼?晶體內的這種物理結構又是如何形成的?&rdo;
……
嗤嗤!
第一段可讀資訊到此結束。
吳雲斌回過神,他透過這段資訊,已經可以感覺到,冰原上複製了整個地球面貌的&l;潑墨圖&r;,應該與這種晶體充滿細密氣孔的物理結構、以及那流動的黑色物質有關!
於是,他迫不及待的對第二段資訊進行了讀取,看看其中是否還有更細節化的解釋!
第四卷 十方世界 第178章 顯示屏,星中星
果然,第二段的內容,還是對召喚之花世界以及所在星域的環境進行探測的‐‐
&ldo;對矽化物晶層中流動的黑色物質進行了化學成分檢測後,我發現,它其中的化學成分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更關鍵的是,每種不同成分內的微結構,以及成分之間的數量比例,似乎都遵循著某種統一的規律‐‐如成分微結構內化學鍵與基鏈的形狀、位置、方向,不同成分之間的元素數量與分佈比例等等,都可以呈現出規律性,不像是天然混合的產物。
接著,我再聯想到在這矽化物晶層內部,有著無數微小的氣孔密佈,但形狀與排列卻同樣非常規則有序,也不似天然形成,這不由得不讓我認為,這星球表面的這層矽化物晶體,以及其中的黑色物質,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東西。
人為製造的東西,製造者是有目的和需求的,其所製造出來的產品,必定有著某種用途,以滿足製造者的需求。這矽化物晶體層及其中的黑色物質,如果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產品,那麼,我倒是要好好的探究一下,製造者究竟要用它幹什麼!
所以,在檢測了其化學成分後,我又對它施加了恆定與變化的溫度、氣壓、電壓、聲波、電磁波、引力波等,透過施加這些不同的環境因素,來測試這些黑色物質的物理特性。
我發現,在溫差、氣壓差、電壓差、聲波的施加與變化下,這些黑色物質沒有表現出什麼特別的改變,各種頻段的電磁波,如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伽瑪射線等等,也沒能對這些黑色物質造成什麼影響。只有一定強度的引力波,才讓這些黑色物質產生出了明顯的反應。
這似乎就是一種對引力波敏感的高複合材料。在一定強度的引力波影響下,它們會隨著波的頻率與振幅作同步振動,在矽化物晶層的細密空格中上下亂跳,直到引力波弱去,它們才會停下,並且會停在引力波弱去前最後一個振幅同步的幅度位置上。
如果把引力波的頻率與振幅進行人為的控制,像無線電波攜帶無線訊號、電頻攜帶電訊號一般,利用引力波的頻率振幅變化也攜帶上訊號,再把訊號輸出到這些對引力波敏感的黑色物質上,讓這些裝載黑色物質的矽化物晶層變成一個顯示屏,將訊號中的內容顯示出來!這,是否就是製造者製造這矽化物晶層的用途呢?
如果是這樣,那這可真是一個有趣的顯示屏‐‐一個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