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2 頁)
君臣的相處之道,既不能讓臣子看透,又不能完全看不透。
葉斂對這個道理無師自通,透過試題,他的偏好一覽無餘。
試捲上一道詩詞歌賦的題都沒有,不是詢問水利問題,就是邊關問題,反正全是問題,一個個爛攤子就沒有能讓你歌功頌德的。
葉斂:只會說話的全給我下去。
他要的是幹事的人,不是外交官。
看到這張卷子,幾位大人頭上的汗如雨下。
陛下這也太「實話實說」了。
不過雖然冒汗,他們目的算是達到了。
凡是還不想致仕的,想要發光發熱名垂青史的,那就要合陛下實際的路子。
主考官首輔呂博,兩個副考官分別是資政殿學士徐謙和兵部侍郎石樊。
呂博即將從首輔的位置上退下來,這個主考官的位置是對老臣的優待。
資政殿學士徐謙出身詩書大家,當年也是狀元出身。
唯有石樊,黑黑壯壯,在一眾文臣中格外顯眼,如黑馬般殺出,讓人摸不到頭腦。
大概是他軍事問題答得極好。
考官定下,還要有閱卷官,葉斂為顯重視依舊不得閒。
自這場考試後,朝中風氣一變,先帝時摺子前冗長的問好驟然消失。
朝中老大人的反應力絲毫不比年輕人差。
恩科謂朝廷加恩赦免科賦。
科舉制度每三年舉行鄉、會試,是為正科。
不過「恩科」並不意味著容易,正如這屆恩科,競爭比正科只大不小。
「汴梁客棧如此短缺?」葉斂看著鐘相批註過的摺子皺起了眉。
隨著恩科漸近,汴梁城中的舉子比往年還要多,客棧更是爆滿。
這般情況下,有的店家不道德地哄抬價錢,將原本定下的房間私自賣給其他出價高的客人,引得兩位客人大打出手。
舉人的功名在身,若是不願繼續考已是能授官的。
大周文人面子大過天,能讓他們大打出手,足見住宿問題的嚴峻。
「寒窗苦讀數十年,為的不過是金榜題名,若因客棧一事落榜,產生心結都是簡單的,這般斯文掃地也是無奈。」鍾離微科舉一途走的坦蕩,但這不意味著他不懂。
天氣寒冷,沒有地方住,別說正常參加會試,別得了風寒一命嗚呼都是好的。
對於平民來說,舉人已是天邊的人,能從平民到舉人已經是階級躍遷。
千難萬難考的功名,誰願意耽誤在這。
「鐘相的意思朕明白,朕在想能不能修建一座府邸,用來專門安置這些外地而來的舉子。」
進京的舉子有千餘人,加上隨從,也不過五千。
除去客棧住的人,這些流落街頭的不過數百人。
住的緊湊些,一座府邸也就住下了。
「陛下恩德,是學生之幸。」
「府邸?」
奔波在汴梁城中舉子聽到同伴這話很是疑惑,「哪位大人的府邸願意接收我們?」
這正是鍾離微提出的,鼓勵朝中大人收留這些舉子。
若非必要,朝中大臣很少願意和這些舉子扯上關係,難免有收買人心之意。
「不是,陛下仁德,將皇子府留給汴梁城中無住處的舉人。」
葉斂畢竟被記在先帝名下,皇子的待遇,大面上該有都有,包括這個成婚後,宮外的皇子府。
雖說先帝挑的地段和麵積稱不上好,但規制在,讓這群舉人住絕對夠了。
那同伴見他還在發愣,拍了他一下,「還等什麼呢,我們早些去,也好佔個好位置。」
他可是聽說那些有住處的都要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