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明朝的五大軍區和新軍政(第2/2 頁)
是憲兵司去抓的人,五軍都督府無權干涉。
那麼後勤軍政歸誰呢?
兵部!
崇禎道:“王承恩,把東西拿上來。”
王承恩便帶著一群小太監,手中各自捧了一份文件。
每一位大臣一份。
“這是朕對軍制的一些安排,你們可以看看。”
“對目前京衛軍的軍制不變,設定軍帥以上的武將最高長官為都督,都督為軍區最高軍官。平時總督總理軍政,負責軍隊紀律、考核等事務,戰時一切指揮權在都督手中,總督無權干涉戰時軍隊指揮,若都督陣亡,總督可以臨時接受軍隊指揮權。”
大臣們越聽越覺得震撼。
崇禎心裡當然是非常自信的,這一套不就是後世的軍事架構麼?
總督就是中央朝廷派遣到軍區裡做思想工作和管理軍政的,是文官,但一旦到了作戰的時候,避免外行指揮內行,總督就不能隨便干預了。
這叫軍政和軍事指揮分離,防止權力過於集中,防止武將尾大不掉。
總督是朝廷對軍隊思想傳遞的代表,要確保軍隊是卻對忠誠於皇帝的。
都督是朝廷委派的軍事長官,要是有相當豐富經驗的軍事武將。
這和解放軍的基本思路一樣。
而解放軍的基本思路,對於明朝的文官們其實很好理解。
因為解放軍的軍政和指揮權分離,是借鑑的宋朝的軍事制度,明朝沿用了,只不過在這基礎上又最佳化了。
例如皇帝這套思路,在場的都聽懂了。
大明朝的總督、督師不就是去地方轄制軍政麼?
只是總督和督師權力非常大,不僅僅有軍政權,還有指揮權,就經常導致外行指揮內行了。
皇帝的意思就是將指揮權還給武將,總督需要加強對軍隊的思想建設。
看各位大臣似乎接受了,崇禎繼續道:“孫閣老,你到遼東帶過兵,你認為我大明在大規模會戰的時候,為什麼經常失敗?”
這聽起來彷彿是一個送命題。
一般皇帝是不會提這種自己戰敗的敏感話題的,可崇禎這個穿越者就無所謂了。
戰敗就戰敗嘛,得分析原因,不能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只有分析了原因,才能改正。
孫承宗道:“回稟陛下,是士氣低迷,具體反映在軍餉,但最重要的是軍紀渙散,大規模會戰講究的是統一調令,對軍紀要求非常高。”
崇禎道:“你說得對,但還有一點,是總兵在指揮的時候,分身乏術,他的軍令不能很好的貫徹到下面。所以朕在想,現在新軍裡的都督麾下,要設定一個專門協助他的部門。”
崇禎想了想說道:“在都督府設定參謀部,參謀長負責戰時協助都督作戰,提供戰時情報、計劃,對接後勤排程,還協助指揮,當都督的軍令下達的時候,由參謀部協助傳達,確保軍令全部下達。”
李邦華不由得說道:“陛下,這個參謀部是不是和幕僚有些類似?”
“與幕僚完全不同,參謀部的參謀長必須由軍委會任命,幕僚則是長官的私人附庸,且幕僚的權責不清,但參謀部的權責要定得非常清晰,戰時各司其職,不準隨便僭越,否則必然大亂!”
皇帝這麼一說下來,孫承宗已經大致全部明白了。
這是一套非常精細的軍政架構,每一個角色的權力與責任都已經很清晰了,相互不能隨便僭越。
既保證了軍事作戰時軍事長官的權威,也保證了軍隊對朝廷的絕對忠誠。
而且參謀部還提高了大規模兵團的協同作用。
這樣正是大明朝所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