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大西洋海域‐‐由美國大西洋艦隊來實施。不過,總統和他的海軍參謀人員
仍然抵制英國施加的要美國派戰艦前往新加坡的壓力。他們知道,雖然美國
輿論反日,但並不主張派遣美國海軍去保衛歐洲列強的殖民地。
一九三九年的秋季&ldo;假戰&rdo;期間,英國商船被水雷和潛艇擊沉的速度之
快,有助於總統說服國會在十月二十六日放鬆中立法案中的嚴格規定,透過
了&ldo; 現購自運&rdo;修正案‐‐這個修正案有利於民主國家。英、法兩國只要用
現金購買而且不用美國船隻運輸,即可繼續得到武器供應。同時羅斯福總統
採取了將對戰爭程序有深遠影響的兩個步驟。第一步:九月十一日寫信給溫
斯頓&iddot;邱吉爾(戰爭爆發後重進內閣擔任海軍大臣),請他&ldo;同我保持私人
聯絡&rdo;。這是重大合作的開端。第二步:剛好一個月後,準備成立一個絕密
的&ldo;原子能顧問委員會&rdo;,考慮由阿爾貝特&iddot;愛因斯坦簽名、移居美國的一
些高階物理學家所寫的令人震驚的一個報告。這個報告警告:德國科學家們
正在加緊研製一種有巨人殺傷力的原子彈。
當日本領導人等待歐洲戰局的發展的時候,遠東也出現了表面的平靜。
同英國人和法國人一樣,日本老百姓冬天山第一次忍受著食品短缺,日益惡
化的經濟危機使阿部信行將軍的內閣漸漸失去了陸軍的支援。一九四○年一
月,米內光政海軍大將組成新政府。歉收使新政府實行了更嚴格的食品配給,
米內光政是個胖子,人們諷刺新內閣是&ldo;無米內閣&rdo;。日本依靠美國的價值
三億五千萬美元的進口、其中大部分是重要戰略物資和石油,而日本領導人
及報紙卻以反常的邏輯抱怨羅斯福總統繼續支援蔣介石。前首相近衛正在糾
集國會支援他的&ldo;神聖戰爭同盟&rdo;,以便最後解決中國事件。既然英美都不
準備協助在中國大陸實現和平,他敦促同德意結盟以實現亞洲&ldo;新秩序&rdo;。
一九四○年一月底,美國與日本之間的商業條約期滿而不再延長。正如
強硬派人士所指出的那佯,總統現在對日本實行強制性的而不是道義上的制
裁的路是敞開的。&ldo;目前的趨勢是健康的;如果山姆大叔保持強硬而中國人
仍然不合作的話,這樣的趨勢將保持下去&rdo;,芝加哥《每日新聞》發行人、
有影響的共和黨議員弗絲克&iddot;克諾克斯說:&ldo;維持這種趨勢是遠東恢復和平
的唯一希望。&rdo;這只是一種跡象,表明在中國的戰爭還在繼續的時候,美國
的對日政策變得強硬起來了。此外,俄國人正在芬蘭作戰,德國潛艇正在大
西洋上擊沉英國商船,它就成為報刊上提醒人們一場戰爭確實在進行的唯一
訊息。羅斯福總統在他的國情諮文中說,有必要提醒全國,美國正面臨著危
險的現實。在謹慎重申他打算不介入歐洲的衝突後,他宣佈:&ldo;不介人戰爭
同假裝戰爭與我們無關,兩者之間有很人的區別。&rdo;
白宮開始反擊那些孤立主義者,強調現在必須把英國和法國看作是美國
大西洋防禦的前線。一九四○年春,德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