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2 頁)
國到了九月就&ldo;無須再作準備&rdo;而能發動進攻,就竭力懇求莫斯科,要蘇聯
人不要站在納粹一邊。史達林東面面臨日本的挑戰,西面擔心德國的入侵,
他早在極力尋求結成防禦聯盟;他的特使已同時前往倫敦、巴黎和柏林。
雖然希特勒極力反共,但他需要提防俄國,確保德國的東翼的安全,以
掩護德軍意圖入侵波蘭的閃電戰。他原指望日本會起這個作用,與德國簽訂
一個牽制莫斯科的軍事盟約。帝國陸軍要想北擊俄國,但無論海軍還是文職
大臣都不願意為歐洲人捲入一場戰爭。儘管德國向日本長期獻殷勤,東京還
是在一九三九年夏初拒絕同軸心國聯姻。希特勒指責日本&ldo;冷漠而不可靠&rdo;,
轉而派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去追求史達林。
當德蘇可能簽訂協定的訊息透露出來後,在東京引起了很大恐慌。在日
本看來,這樣一個協定勢必打亂反共產國際條約,這個條約的目的在於阻止
集結在西伯利亞邊境的俄國軍隊發動進攻。面對這樣的威脅,關東軍將領們
決定破壞談判。自五月下旬以來,日軍在沿哈拉哈河與&ldo;滿洲國&rdo;交界的邊
境地區製造了一系列&ldo;事件&rdo;以刺探蘇聯的防禦。日軍入侵當風的蒙古草原
使史達林吃驚,他派出格奧爾吉&iddot;朱可夫中將。這位提倡坦克成的紅軍主要
將領得到保證,他可以擁有保護外蒙古免被日本的亞洲新秩序併吞所需要的
全部坦克和飛機。一九三九年七月十九日,帝國陸軍的三個敢死師大舉進攻
諾門坎。前一年日軍吃過敗仗,瘋狂的復仇心理驅使他們向俄軍前線猛撲過
去,朱可夫則堅守縱深防線,等待後備坦克和飛機透過橫貫西怕利亞的大鐵
路運到前線。
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九日,裡賓特洛甫和史達林簽訂了蘇德條約。希特勒
向他的將領們佈置了進攻波蘭的計劃。他罵英國人和法國人是&ldo;小爬蟲&rdo;,
日本人是&ldo;表面光潔的猴子&rdo;:天皇&ldo;和以前的沙皇是一丘之貉&rdo;。就在同
一天,朱可夫在諾門坎發起反攻。紅軍集中噴火器、坦克和大量的飛機對日
本佔領的哈拉哈河沿岸長二十英里、寬四十英里的地帶發起毀滅性的進攻,
這次進攻是即將在波蘭進行的閃電戰的先兆。
由於缺乏重型坦克和空中支援,日軍遭到嚴懲,十天內死廣兩萬人,後
來被迫撤回&ldo;滿洲國&rdo;,再次乞求停火。俄軍的勝利使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丟
了面子。它終於扼殺了他們的&ldo;北擊&rdo;戰略。慘敗的衝擊波衝垮了平沼內閣,
這個內閣已經看到它的外交政策因希特勒和史達林簽約而破產了。平沼首相
正式向天皇提出辭職,並中述了&ldo;歐洲最近複雜而難以捉摸的局勢&rdo;。據格
魯大使報告,阿部信行將軍八月底組成的新內閣提供了東京和華盛頓改善關
系的機會。野村吉三郎外相下令開始談判以簽訂新的商業條約,但陸軍和海
軍都贊成《外交政策綱要》中制定的目標,即向英國施加壓力使之對日本作
出讓步,不再允許使用緬滇公路向中國國民黨人提供援助,用這種方法在英
美之間塞進一個楔子,&ldo;英國在中國有巨大的利益,但不能保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