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3 頁)
手裡拿著這張傳單,很難忽然相信這是一個傑出的人,或者相信他為蘇維埃政權忠實地服務了一輩子以後,早就在為俄羅斯感到深深的憂慮。至於後來的那些報導成立&ldo;俄國解放軍&rdo;的傳單,不僅是用惡劣的俄文寫成的,而且還帶著外國人的、顯然是德國的氣味,甚至對它宣佈的事情本身顯得無所謂,倒是粗俗地誇耀什麼他們那邊吃得好、士兵心情愉快等等。叫人不能相信真有這支軍隊。如果它真是存在的話‐‐哪能有什麼愉快心情可言呢?
……只有德國人才能這樣撒謊。
幾乎直到戰爭結束實際上並沒有存在過什麼poa&ldo;俄羅斯解放軍&rdo;。這些年曾有幾十萬志願助戰隊員‐一hilflfswlli以完全的或部分計程車兵身份分散編入各德軍部隊。倒是存在過一些志願反蘇部隊‐‐是由不久前的蘇聯公民組成的,但由德國軍官指揮。最早支援德國人的是立陶宛人(我們在一年之內把他們整得太慘了!)。然後組成了一個烏克蘭人的志願ss師,若干愛沙尼亞人的ss支隊。在白俄羅斯有對付遊擊隊的人民警察部隊(達到十萬人!)。一個土耳其斯坦營。在克里米亞有一個韃靼營。(這一切都是蘇維埃政權自己播下的種子,例如在克里米亞‐‐是由於愚蠢地迫害清真寺,而有遠見的征服者葉卡捷琳娜女皇卻撥官費興建和擴建這些寺院。希特勒來了也想到該保護清真寺。)德國人佔領了我國南部以後,志願營的數量又有增加:喬治亞、亞美尼亞、北高加索各有一個,卡爾梅克人的志願營有十六個。(而南部幾乎沒有出現過蘇聯的遊擊隊。)大約有一萬五千來人的哥薩克馬車隊跟著德軍從頓河撤退,其中一半人是能拿槍的。一九四一年在洛克奇(布良斯克州)附近,德國人還沒到以前,當地居民就把集體農莊解散了,武裝起來對付蘇聯遊擊隊,一九四三年建立了自治州(為首的是沃斯科博伊尼科夫),有一支兩萬人的武裝部隊(旗徽為勝利者格奧爾吉),自稱poha&ldo;俄羅斯解放人民軍&rdo;。然而並沒有建立起真正的全俄性的解放軍,儘管對此有過一些幻想和企圖‐一它們來自急於拿起武器解放本國的俄國人自己,也來自一批德國軍人,他們影響有限,處於中等職位,但有現實的眼光,認為靠希特勒的狂暴的殖民政策不可能打贏對蘇戰爭。這些軍人當中不少是波羅的海沿岸的德國人,其中也有曾在從前的對俄部門服務過的,對俄國的情況有特別清晰的感覺,如施特里科-施特里克費爾德大尉。這一批人徒勞地力圖說服希特勒當局上層人物必須建立德俄聯盟。軍隊的名稱、未來的條例、縫在德軍制服上的袖章(安德烈底色‐‐白底藍色斜十字),都在他們的幻想中設計出來了。一九四二年在奧爾沙附近的奧辛託爾夫村,在幾名俄國流亡者(伊萬諾夫,克羅米阿迪,伊戈爾&iddot;薩哈羅夫,格里戈裡&iddot;蘭斯道夫)的協助下建立了由蘇聯戰俘組成的&ldo;試驗部隊&rdo;‐‐穿蘇聯軍裝,拿蘇制武器,但佩戴舊式肩章和民族帽徽。這支軍隊到一九四二年未有了七千人,四個準備擴編為團的營,他們認為自己是phha&ldo;俄國民族人民軍&rdo;的前身。志願者超過了這支部隊能接受的數量。但是‐‐沒有信心:因為不信任德國人,而且這是對的。一九四二年二月突然收到了將部隊解體的命令:化分為單獨的營,穿德國軍服,編入德軍建制。當夜就有三百人投奔了遊擊隊。
一九四二年秋,為了統一所有的反布林什維克部隊,打出了弗拉索夫的名號,同在一九四二年秋天,希特勒大本營否定了中級軍官為使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