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2/3 頁)
對一項本應為全國性的事業作出貢獻,而且可能是顯著的戰略性貢獻。每一個南非人都有責任認識到,這不是一項我們可以漠不關心的事業。它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每個南非人都有義務為此作出貢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個生死攸關的程序。它的成功與否關係到我們民族的存亡,關係到我們全體人民和每一個人的存亡,因為沒有寬容,沒有和解,我們就沒有未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問委員會成就了什麼,為時尚早。但在我們開展工作的兩年多時間裡,的確取得了重大成就。
前一章列舉的和解與寬容的事例,並非僅有的成就。我們發現,許多來到委員會的人事後都認為,陳述自身經曆本身,就讓他們得到了解脫,感到了寬慰。接受和承認他們的確曾深受痛苦,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劑暢快的良藥。只要有一個人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委員會就不枉存在。很多人向我們表示了同樣的感受,這使我們不由地希望能給更多的人發洩憤怒、解脫負擔的機會。
在第二章中,我講述了科拉多克四人幫之一馬修&iddot;格尼維的弟弟告訴我,他的嫂子恩亞梅克在委員會作證後,他們全家感到如釋重負。根據烏班圖之道,她的經歷等於他的經歷,因為烏班圖說他們所有格尼維家族的人都是一體的。他們在相互依存的整體中相互關聯,一個人的經歷就是所有人的經歷。恩亞梅克意思是&ldo;忍耐的人&rdo;、&ldo;耐心的人&rdo;。恩亞梅克&iddot;格尼維作證時,向我們講述了他們全家聽到地方法官對其丈夫之死進行的第一次質詢結果時,是何等失望。他們被告知,他和其他同志被不明身份的人所殺,而實際上安全部隊的介入一直是公開的秘密。
……我們一家人努力使第一次質詢公開進行,而他們[國家]卻只希望事情秘密進行,儘快處理。我們透過律師進行了反抗,最終事情稍微公開了一點。但是……這沒有帶來任何結果。然後,我們又不得不經歷第二次漫長的質詢,身心都受到嚴重傷害,我想我們當時也抱著很高的期望。我記得當聽到調查結果時,我們是多麼的失望。我不知道最終等待我們的是什麼,到委員會來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情……之所以[對到委員會來]遲疑不決,就是不知道這裡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得到的訊息很少。但現在來了之後,我在別人的經歷面前感到慚愧。我可以很高興地說,我很高興我來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