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2/3 頁)
在媒體聽證會上可見一斑。白人掌握報紙的所有權。新聞從白人的角度報導。即使自認為是自由派並可稱為反種族隔離的報紙,也長期認為形容一場事故中&ldo;一人和四個土民&rdo;受傷,無可厚非。白人記者和編輯似乎從來沒想到,這恰好揭示了其內心的態度。儘管沒有明言,但潛意識裡,他們認為黑人不像白人一樣也是人。可能有人對此說法大為光火,但聽者所得之意的確如此。
整個國家其他事情的規範,也證明種族主義深深侵入了南非人的生活秩序。因而,這些同樣的報紙一貫使用政府偏愛的說法,將被黑人稱為&ldo;自由戰士&rdo;的人說成&ldo;恐怖分子&rdo;,也就不足為奇了。他們本來可以使用較為中性的詞彙,如&ldo;造反派&rdo;或&ldo;遊擊分子&rdo;。南非政府懂得必須以恐怖主義置解放鬥爭於不義,因為他們知道這會引起白人及國際社會中許多人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號稱反種族隔離的報社,在其新聞採編室裡卻實行著這一制度‐諸如飯廳、廁所之類的公共場所均按種族進行隔離。黑人員工無論是進修機會還是工資,總是非常背運。報社亦不反對進行自我新聞檢查,以免觸怒政府,並美其名曰規避法律控制。當種族隔離政府關閉黑人報紙《世界報》(the world)後,屬於同一家報業公司的白人報紙進行了不冷不熱的抗議,還旁敲側擊說《世界報》是在玩火,結果燒了自己。白人記者的報導往往比黑人的更受青睞,即使後者的第一手經驗更多也無濟於事。黑人記者報導安全部隊對黑人的殘暴行為時,其稿件一般都以有誹謗之嫌被修改得語氣較為緩和。我們現在當然知道,黑人記者是如實報導的。編輯也會氣憤地抗議,說自己不是種族主義分子。不,他們要的是&ldo;客觀描述&rdo;。他們並不在意從誰的角度定義&ldo;客觀&rdo;二字,因為他們的標準被認為是普遍標準。被指責為種族主義者,會令他們大驚失色,但事實上,如果黑人一詞和他們對自己人的認識及其&ldo;正當標準&rdo;相衝突時,他們便拒絕接受。黑人中無人能夠旗鼓相當地與其抗爭。這些報社甚至出版了城鎮版,似乎要顯示他們承認對什麼有新聞價值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和認識。許多黑人對此態度頗為矛盾,因為城鎮版的存在似乎正是遵循了政府各種族各自發展的旨意。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