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三、奏對(第1/4 頁)
一〇三、奏對
紫禁城的建築佈局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清代改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朝廷舉行典禮和儀式的場所;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私人的家庭居所,內外的交界點便是乾清門。
正午的乾清門,陽光灑在單簷歇山屋頂的五間朱門和兩側的八字琉璃影壁上,連同漢白玉須彌座的凋石欄杆,顯出絢美明麗的流光溢彩。抬眼望去,外朝三大殿的恢宏疏朗到此變得緊湊沉斂,後三宮的建築形制類同外朝,但闊度減半,自然形成一種庭院森森的幽深之感。
一個四十上下的中年人,頭戴烏紗,身穿二品大紅團花官服,立於漢白玉臺階之下,雙目凝望臺階欄杆內的銅鎏金獅子像,心中暗潮湧動,他就是剛上任不久的大明兵部尚書梁廷棟。
梁廷棟是河南許昌鄢陵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會試,鄢陵人出盡風頭,梁廷棟與其弟梁廷翰等五人同中進士,時稱“鄢陵一榜五進士”,被士林譽為“五鳳齊鳴”。
這一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當政的第47個年頭,對於大明朝廷來講,這是個悲傷的年份,此年二、三月間發生的薩爾滸之戰,明軍精銳在遼東慘敗於努爾哈赤的後金軍,大明遭遇到自土木堡之變後的最大軍事失敗,朝野上下極為震動。
此後不久神宗皇帝便撒手人寰,但在這一年裡,他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人才!
這年的會試錄取三甲進士345人,其中第一甲賜進士及第3名,第二甲賜進士出身67名,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275名,日後閃耀史冊的薊遼督師袁崇煥、七省督師孫傳庭、內閣首輔劉宇亮、薊遼總督吳阿衡、四川巡撫邵捷春、川陝總督樊一蘅、南明首輔馬士英、嶺南抗清英雄陳子壯等人都躋身在這345名進士之中。
梁廷棟中進士後,初授南京兵部主事,旋又改任禮部儀制郎中,天啟五年遷任西寧參議,七年調任永平兵備副使,後因反對給魏忠賢建生祠而辭職歸鄉。
崇禎元年他被重新啟用,歷任山東布政司參政、副使、喜峰口關內道,與袁崇煥共事了一段時間,其時袁崇煥貴為薊遼督師,掛兵部尚書銜,手握重兵,叱吒風雲,較之同榜進士的梁廷棟地位之高下懸殊立判。
崇禎二年三月,遼東和蒙古地區發生大饑荒,朵顏部落首領束不的向袁崇煥請求接濟和購買糧食。因當時很多蒙古部落已經歸順後金,束不的也去沉陽朝拜皇太極,和後金結成同盟共同對付察哈爾部林丹汗,所以明朝方面很多人不同意向蒙古出售糧食,梁廷棟也是其中之一,而袁崇煥力排眾議,認為要從聯蒙抗金的大局出發,主張給糧,梁廷棟為此上疏朝廷表示反對。
時任兵部尚書的王洽接到他的奏疏,認為事關重大,立即上報崇禎,崇禎隨即對袁崇煥和薊遼總督喻安性給予嚴旨申斥。後來在袁崇煥的解釋和請求下,崇禎才勉強同意他“計口售糧”,也就是按蒙古部落的人口數量限額出售糧食,以防蒙古人將糧食轉賣給後金。
崇禎二年八月,梁廷棟出任山西參政兼口北兵備道,隨即在十月就發生了己己之變,後金軍破邊長驅直入,很多重要官員或死於戰亂,或撤職議罪,朝廷行政體系產生了權位真空,因緣際會之下,梁廷棟以其機巧聰明的突出表現,官職得到了火箭式的提升。
十一月後金大軍攻克遵化,順天巡撫王元雅自盡殉國,崇禎隨即提撥梁廷棟為右僉都御史,接替王元雅的巡撫職位。順天巡撫駐地在遵化,也被稱為遵化巡撫,顯然,這時的遵化城正處於後金佔領之中,而且城裡還有皇太極先後任命的馬思恭和賈維鑰兩位偽巡撫,梁廷棟的這個順天巡撫是沒法赴任的,他只好待在通州等待時機。
在此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