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3 頁)
出征未捷身先死!如果能按時更新備件,悲劇根本不會出現。
缺少航油。
每一滴飛機發動機專用的高辛烷汽油,都是從12000公里外的美國本土運進來。
&ot;一滴汽油一滴血&ot;的口號就是這個時候喊出來的。
每一滴油都像血液那樣寶貴!可見到了什麼程度。
還有,先不說武器彈藥、醫療用品、食物這些大宗給養,單就是p-40尾輪輪胎、電路開關、電子管、機槍電磁閥、氧氣瓶、化油器、火花塞、電池…數以千計的小零件也難以保證,還能不摔飛機?
基本的給養跟不上,還要訓練和作戰,不過,除了國民政府、中國空軍還指望他們出現&ot;奇蹟&ot;外,在美國本土,國防部還真沒把這夥人當回事,似乎已經將他們遺忘。當美國總統、蔣委員長、宋子文、邦德、王承黻,中國國防物資供應局、國民政府、
交通部、&ot;中航&ot;公司還在探討&ot;新航線&ot;,還在為最後的&ot;通道&ot;做著各種各樣的計劃之時,1942年12月12日,陳納德已經帶著他的形骸放肆的&ot;散兵遊勇&ot;們狠狠地揍了日本人一頓!
第一仗擊落六架日本人&ot;零式&ot;機,落荒而去的日本人都回到基地了,還沒回過味,以往中國人一知道我們出來,早就跑遠遠的,想看都看不見,今天是怎麼了?
其實今天這仗打得日本人也沒&ot;看見&ot;。
陳納德確實厲害,知道自己的p-40效能不行,不是&ot;零式&ot;機對手,採用的是&ot;空中游擊隊&ot;招術,在空中隱蔽等待,日本人進入伏擊圈後,從高空衝下,打了就跑!
日本人當然沒看見。
當史迪威、杜聿明、孫立人還就是否鑽叢林密境還是退守印度爭論不休之時,陳納德又在昆明上空和日本人交上了火。
又是大捷。
長期在塗著&ot;膏藥旗&ot;呼嘯而來就要&ot;跑警報&ot;、就要躲牆角、鑽地洞的老百姓終於揚眉吐氣一回了,空戰過後,媒體連篇累牘地稱讚,昔日這些一直被認為是一群流氣十足的傢伙此時成了大英雄。昆明當地一家小報記者很有想像力,在報導空戰大捷時,用了&ot;飛行中的猛虎&ot;形容這些英雄,於是,&ot;飛虎隊&ot;一下名揚天下。
打了勝仗,可陳納德根本無法興奮,最重要的給養問題一直壓在心頭,作為幾次戰鬥的策劃、指揮者,只有他心裡知道這仗是怎樣取勝的,日本人精明得很,不可能總是按著自己的心意出牌。有再一再二不可能有再三,這次勝,下一次就很難預料。
如果有足夠的汽油、彈藥、飛機零部件,該多好!
空戰中幾次小勝利,至多是讓日本人飛機不會再肆無忌憚地掃射、轟炸,並不足以扭轉整個戰局,當史迪威和中國軍隊被打得一敗塗地的訊息傳來後,陳納德不得不和他的弟兄們把&ot;家&ot;從東籲搬到昆明,和中國惟一一條通路被斷絕後盟國的表現一樣,陳納德近於絕望!
現代化戰爭,沒有充足的後勤給養保障,就不能打仗。
------------
繼續亂
------------
還好,密之那失守並沒有使中國陷入絕境,&ot;中航&ot;竟然在無法飛越的地勢、無法穿越的氣象條件的駝峰航線中殺出一條路,這簡直就是奇蹟!
一切都出乎意料的&ot;順利&ot;,想像中的&ot;意外&ot;也沒有出現,這讓邦德和王承黻懸著的心總算是落了地。交通部也放下心來,只是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