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2/2 頁)
病床上組織人員就新航線開通後的事項一一落實,邦德好像是有點無所事事。他最後那份&ot;形勢報告&ot;是在美國交給宋博士的,選擇這個時機回美國是他要親自到生產
製造dc-3的道格拉斯公司考察,以對還未到手的飛機效能、製造商實際生產能力有一個徹底瞭解。從美國回來後,國民政府、交通部正式落實了新航線計劃,邦德又馬不停蹄地帶著夏普駕駛一架飛機飛赴緬甸。密之那機場及相關地面設施還有待完善,根據和英國人達成的協議,那裡正在進行改造,他要去檢查進度情況,按計劃,密之那機場應在1942年初交付使用。
看起來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在有條不紊當中進行。
也的確是這樣。
------------
悶悶做事的&ot;老黃牛&ot;黃寶賢(2)
------------
然而,誰都沒有料到,1941年12月7日,隨著太平洋的一聲巨響,日本人突襲珍珠港,進而把戰火擴大到太平洋和整個亞洲,對於已經躊躇滿志準備開啟國際通道的中國政府,對於已經全力以赴作好準備開闢新航線的中國航空公司,對於那些在前線苦苦支撐、焦急盼望軍需的前線官兵,所有一切,頃刻間化為烏有!
歷史可以證明,對於在艱苦抵抗中的中國,已經沒有時間了!
注一至注五:邦德《開闢戰時駝峰航線之起源》。
注六:《陳納德回憶錄》。
50駝峰航線 截斷天道奔到此處,每個人都說奉令要最先撤退,英國人來了、印度人來了…什麼&ot;考察報告&ot;、新航線、密之那,全顧不及,都被拋到了一邊,目前首要的是,先把人安全撤走,把所有剩餘物資轉移到安全地方再說。
撤退在12月9日晚上7點開始,撤退地點是香港以北200英里遠的廣東南雄和西南內陸重慶。
所有能飛起來的飛機無一例外地都被擊傷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