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不原則(第1/2 頁)
曾昭儀帶著人循聲走來,順著兩人的指點,看到荊明嘴裡叫做牙璧的東西。
從挎包裡取出一根被切削成扁平模樣的竹片,蹲下身,用竹片一點點摳著牙璧周邊的黃土和小石子。
沒過一會兒,曾昭儀手捏著牙璧,輕輕一晃,被摳了出來。
羊毛刷撣去塵土,李樂看清了這東西的模樣。
通體扁圓,呈白色,帶有褐色斑塊,中間有一個小孔,邊緣是三個朝同一方向旋轉的凸角,角和角之間,還有三四個鋸齒。
曾昭儀拿在手裡,用放大鏡仔細看了一會兒,點點頭數說道,“這種器型,有人叫牙璧,有人叫玉璇璣,還有人稱作玉衡。”
“這個我不是專門研究古代玉器的,不做評論。不過你們有誰知道璇璣玉衡的出處?”
曾昭儀掃了眼圍在身邊的這幾個學生,不過眾人思索半天,都搖著頭。
“《尚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回頭都去找資料看看吧。”
老頭有些許失望,不過還是繼續講解道,“這句話,有兩種解釋,一是星象,一是上古時觀星象的儀器。”
“《史記·天官書》上記載,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u0027,司馬遷認為是代表北斗七星。”
“東漢馬融言,‘上天之體不可得知,測天之事見於經者,惟璣衡一事。璣衡者,即今之渾儀也’,三國時王蕃則稱,‘渾儀羲和氏舊器,歷代相傳謂之璣衡。’”
“認為璇璣玉衡是代指北斗七星的,所對應的是七衡六間的歷法,有興趣的可以去看《周髀算經》裡的七衡六間圖。而認為是觀星儀器的,就是這種器型的器物。”
“而這種器物,也有爭論,到底是祭祀用禮器還是觀星的實用器......”
聽到曾昭儀的講述,學生若有所思,荊明舉了手,“曾老師,您覺得呢?”
“祭祀禮器吧,代表與天的溝通。”曾昭儀手一伸,指了指剛才李樂鋤出來的人頭,“人祭奠基,城牆基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頭說完,從兜裡掏出個袋子,把剛挖出的玉器放進去,遞給荊明,“做好編號,登記發現位置資訊,在圖上標註出來,回頭給張老師那邊送去。”
“幹活,幹活。”
一群人散開,不一會兒,鐵器和土石摩擦的噌蹭聲又在臺垣上響起。
李樂跟著大夥又登上了回鎮上的拖拉機。
拖拉機冒出的黑煙穿過車斗,一群或蹲或站擠在一起,寒風中裹著頭巾、棉帽、軍大衣的人,在七彩斑斕的夕陽餘暉中,被顛的如海草一般七扭八歪,一路向西。
晚飯結束後,還有精力的,開始捧著瓜子花生串門打牌,沒了精神的,早早往床上一躺。
常年鍛鍊,李樂自然沒覺得什麼,不過看到依然精神矍鑠,準備挑燈夜戰的姥爺,李樂再次心說,您真牛逼。
“姥爺,有什麼我能幹的?”
曾昭儀放下筆,想了想,從抽屜裡取出一沓用夾子夾好的稿紙,“字能看懂?”
李樂接過來,低頭看了,標題是“甘青地區齊家文化彩陶紋飾吸收與演變初步研究”的稿件。
“能看懂。”
“謄抄一份,先寫幾行,我看看字寫的怎麼樣。”
“好噠。”
李樂找了張紙,對著稿子,認認真真寫了幾行。
曾昭儀審了一遍,說道,“還行,不過比你爸還差了點。”
“喲,我爸還有你能看入眼的東西?”
“實事求是,你爸那一手顏體還是能拿得出手的。”
“那是。”
李樂想起李晉喬描述過的小時候被付清梅摁著練大字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