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第1/2 頁)
氣焰,強化資產階級的領導的一種過程;中共似應改弦更張,另謀出路。
我向鮑羅庭表示,他的&ldo;中共命定要做國民革命的苦力&rdo;、&ldo;不能空手退出國民黨代&ldo;團
結一切革命勢力&rdo;和&ldo;利用國民黨內部的矛盾&rdo;等等想法,不免吃力不討好。我建議中共黨
員應逐漸退出國民黨,轉而注重工農群眾工作的獨立發展,不介入國民黨內部糾紛。鮑羅庭
譏笑我這些想法為&ldo;退卻步驟&rdo;,他認為如果在五月十五日以後,即行退出國民黨,是經不起
打擊的示弱表示。
我沒有堅持我的意見,根本原因是我當時自信不夠。我心目中仍相信鮑羅庭是比我見多
識廣的老手,有神通廣大的共產國際做後盾,不好將他與馬林等量齊觀;只有回到上海中共
中央去,再作詳細的研究。同時廣州一般的中共同志們也催促我從速返回上海,商討今後發
展的全盤政策;因而我於五月下旬又匆匆的告別了這個是非之地的廣州。
1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蔣介石曾提出自請處分的呈文,全文見《革命文獻》第九輯第八十六頁至
第八十七頁‐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十四年版。
2蔣介石在汪精衛將離粵時,曾致函汪精衛提及此事(原函見《中國五大偉人手札》第二四六頁至第二
五三頁‐上海大方書局民國二十八年再版);後來,我記得陳獨秀先生也向我這樣說過。
3這是孫中山先生在民國十三年(未註明月日)自廣州大本營致蔣介石的一封信裡說的話,全文見《中
山全書》,歷年書札集第四十二頁‐上海光華圖書公司版。
4蔣為這件事在黃埔的講演全文,見《革命文獻》第九輯第八十七頁至第九十四頁。
48/185
----------------------- pa 200-----------------------
《我的回憶》第二冊
5據汪精衛在一九二八年五月十八日覆林柏生的一封信說:&ldo;鮑羅庭……胡漢民……於四月底始回到廣
州,那時我已離國了。&rdo;(全文見《中國五大偉人手札》第三○八頁至三二二頁)這也許是他的記憶失實。汪
與衚衕船離粵的事,是曾經到船上送行的一位朋友告訴我的。《東方雜誌》(第二十三卷第十二號)也記載汪
衚衕在五月九日秘密離粵。
6黨務整理案共成立了四個決議案,目前坊間書籍,很少錄載全文,即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所編輯的《革命文獻》,也只載了一部分,比較錄載多一點的,要算《張溥泉先生全集》,札記欄第四二○頁
至第四二二頁‐民國四十年臺北文物供應社版。
7由於黨務整理案中有國共兩黨聯席會議,當時有些國民黨人士就認為這是&ldo;容共&rdo;變為&ldo;聯共&rdo;的政
策;其實這只是表面的浮泛之談。
8蔣介石張靜江均為浙江籍。
第三章 北伐的前奏
北伐原是孫中山先生的傳統政策,以廣東為革命根據地,向北進軍,削平軍閥以統一中
國。蔣介石將軍繼承總理遺志,以實行北伐相號召,雖一方面振奮了國民黨的革命精神;但
另一方面,因為沒有像孫先生那樣的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