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準辭官(第1/3 頁)
“叔大,你教的好天子!”
“只是,也教得太好了!三公三十六推,九卿七十二推,還每年都要親耕!”
“這不是欺負老人嗎?”
而王國光在奉旨來參加私宴時,則扶著腰對張居正抱怨起來。
接著,王國光又看向眼前的各種新奇菜餚道:“還有這些菜品,全是福建巡撫奉旨從外番那裡尋來的新糧,本是給沿海疍民吃的,如今陛下為重農增產,竟將此擺在皇家筵席上,美其名曰與民同食,只是,這些能算是佳餚嗎?你知道的,我一向很挑食的,你也一樣吧?”
張居正則斜著看了他一眼:“待會入席認真品鑑吧,這是皇恩,亦是民情。”
而說著,張居正就趁著天子朱翊鈞還未來,就對王國光道:“天子只是在重視農桑這事上更認真而已,所以,公不必擔憂天子會是迂闊之君。”
王國光聽後,笑了起來:“如此就好。我的確是擔心天子會以為只尊禮就能天下大治,而不知道,這禮只是做給別人看,可不是讓自己受罪的。”
“陛下駕到。”
隨著幾聲鞭響啪啪的出現,且在張宏高喊了一聲後,朱翊鈞就出現在了參加宴會的三公九卿面前,且坐在了自己獨自一人擁有的御案旁,而對張居正等人笑道:
“諸卿平身,且請入席!”
張居正等公卿便謝了恩,且入了席。
而這時,朱翊鈞便道:“朕今日親耕,方知農事之艱辛,相信諸位愛卿也有所體會;而正因為此,讓朕不得不起了更加重視農桑之意,為此,既決定每年親耕農壇不說,也決定推廣新糧,使農事生產所得年年增多,今日私宴便讓尚膳監多雜以海外高產之新番糧為食,卿等當可品嚐一二,若覺不錯可推之於親友,使之推廣,而大興本朝農事。”
“臣等遵旨!”
於是,張居正、王國光等公卿大臣在起身回了一聲後,就坐了回去,然後如拿犁耙一樣,艱難地拿起筷子來,而在張居正先帶頭夾了第一筷子菜後,也就都跟著夾了起來。
一開始,皆還有些面露難色,似乎眼前的菜皆是毒藥。
但沒多久,便杯盤皆空。
而待飯畢,朱翊鈞賜眾公卿吃茶休憩時,就問著張居正:“先生,最近可有何事要奏的,就趁此時奏了吧。”
張居正拱手稱是,並道:“啟奏陛下,倒有一件事,那就是工部尚書李卿家上疏要辭官,以久疾乞休,內閣商議後,認為大司空督造官邸有功,當進太子太保,且諒其勞苦,當準其馳驛歸鄉。另外,大司空早就有意歸鄉養疾,陛下也是知道的,因為臣向陛下提到過,所以也就票擬準其歸鄉。”
“朕是知道他有意歸鄉養疾,但朕可沒準其辭官的意思。”
朱翊鈞這時回了一句,就問道:“朕聽聞,李卿家掌冬官時,頗為清廉,可有此事?”
這時,張居正回道:“回陛下,確實如此,官邸營造,御史與六科皆未查到他有何貪墨之處。”
“既如此,這樣的清廉之臣,當宜挽留,令其繼續執掌工部才是,如此朕也放心,畢竟工部掌營造與治河之事,最易出現貪墨,也就最需要掌其部事者清廉才行。”
朱翊鈞道。
“陛下聖明!”
張四維這時起身先奉承了一句,且道:“李公為官尤以清廉著稱,且通節儉而知工程建造,當挽留令其繼續執掌工部,而不宜輕易更換;何況,李公為大司空未滿三年,豈能輕罷?至於久疾,可賜其免朝之恩,且令御醫調治就是,居家未嘗就比在京尋御醫調治要好。”
“臣等亦認為當留李公於工部。”
這時,其他公卿互相看了看,也都異口同聲地支援挽留李幼滋繼續擔任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