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給公卿們挖坑(第1/3 頁)
在這之前,朱翊鈞就準了禮部關於耕籍禮的題本。
而且,朱翊鈞還命定國公徐文璧、平江伯陳王謨、大學士張居正充當三公,樞密使方逢時、大學士張四維、大學士王國光、吏部尚書劉應節、禮部尚書潘晟、戶部尚書張學顏、兵部尚書梁夢龍、戎政兵部尚書兼樞密副使楊兆、刑部尚書吳百朋充當九卿,以備舉行五推、九推禮。
且戶部、禮部及順天府尹也已進了耒耜及穜稑種子。
而到二月十八這天。
朱翊鈞就正式出宮,詣耕籍所。
這是朱翊鈞第一次不是以微服私訪的身份出宮,場面自然是很隆重的。
御道兩側帷幕外計程車民,為目睹這皇帝出宮的盛況,已擁擠得各處坊道滿滿當當。
連帷幕遠處的各處閣樓上也是人頭如密集如雲海。
而朱翊鈞本人對於這種盛大的出宮儀式,倒也感到新鮮,便沒有因為這隻有象徵意義的禮儀而感到乏味。
何況,時下正值仲春,萬物復甦,京師內外皆是新綠盡染,花香瀰漫、氣溫適宜。
本也是賞景妙時,出遊良辰。
朱翊鈞自然也就心情舒怡,而頗為恬然地在高高的龍輦上,隔著珠簾與日光,而觀察著自己帝國的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瞅向自己時的神色。
一時到了耕籍所,朱翊鈞便在禮官的引導下,親自祭獻於農壇,且奠帛、進爵、行初獻禮。
待禮畢,朱翊鈞就在禮官引導下,到了籍田,朝南而立,隨行大臣等則恭立於東西兩側。
朱翊鈞看著眼前的籍田,與遠處彷彿一夜就被春風吻出不少嫩芽的老樹舊枝,倒也有些期盼天下農事能夠一直風調雨順、而五穀豐登。
但他一想到,大明沒多久就要迎來小冰河氣候,水旱頻發,冰凍線瘋狂南移,而使農事大受影響,導致北邊異族入侵和民變加劇,他就覺得或許真要重視農業,就不能只是在禮儀上重視,還得繼續做其他方面的打算才好。
而正在他神遊物外時,戶部尚書張學顏則在這時執耒耜跪在了他面前,與此同時,順天府尹石應嶽也執鞭跪在了他面前,且齊聲道:“請陛下行耕籍禮!”
朱翊鈞便接過耒耜在左手,右手接過鞭子,且兩老農牽牛和兩老農扶犁的同時,而親自掌耒耜開始耕作起來。
順天府丞與戶部左侍郎則跟在他身後。
其中,順天府丞負責捧著青箱即裝種的箱子,而戶部左侍郎則負責播種,從京畿農戶裡選來的耆老則負責覆土。
按理,朱翊鈞這個皇帝只需意思性的掌耒三推。
但他現在因為覺得新鮮,倒也在第三推時,意猶未盡,而還準備繼續。
不過,這時禮部尚書潘晟忙過來跪在他面前:“吾皇禮成,已感動蒼天,今年必豐收,而使天下黎庶皆得沐慈恩也!”
朱翊鈞見此只得把耒耜給了潘晟,然後退到一邊,朝南而立,而看著三公行五推和九卿行五推禮。
而在看著這些,大腹便便的三公九卿先後笨拙地伸出白白的胖手,而竭力維持耒耜耕作,使其不搖晃的樣子時,朱翊鈞倒是有些擰眉起來,心道:
“這些三公九卿真該也運動運動才好,連個耒耜都穩不住,將來真要再遇到虜寇圍京師之時,別到時候連刀都拿不起不說,連跑都跑不動。”
朱翊鈞如此想後,就在耕籍禮結束時,對正擦汗的徐文璧、張居正等三公九卿言道:“朕意已決,耕籍禮不比他禮,當恢復太祖舊例,每年春耕前都要由朕與諸公卿親自行此禮,另外,耕禮加一下,以後改為天子九推,三公三十六推,九卿七十二推,以示重農!”
在朱翊鈞看來,文官們要重禮,那他就在鼓勵農事這方面好好的重一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