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8頁(第2/2 頁)
兄縱然自詡東山,但就連謝安都難免遠志小草的譏諷,難道阿兄就能悠然於物議之外?」
聽到宋之遜的這番勸告,宋之問頓時也變得沉默起來。常在一起廝混,這些在野計程車流是個什麼德性他最清楚不過。
這些人常以懷才不遇而自視,抨擊權威、質疑權威以為能。一旦同行之中有什麼朱門先達,極盡詆毀並非孤例。眼下自己落魄在野,自然能夠獲得這些人的擁戴,可如果前程有什麼起色跡象,時議必然會變得挑剔刻薄起來。
到時候,他與臨淄王及時割離的行為將不再是明哲保身,而是忘恩負義。等到時譽盡毀,那他真的是在朝在野都將一片狼藉。
而且再深想一層,太皇太后在士林中的評價本就褒貶不一、爭議甚大。他若立筆美化歌頌,也會變得非議纏身,未必會獲得朝中貴人的賞識提拔,在野時流中的好人緣卻將要大大敗壞。以既得去換取兩可,這是否智者之舉?
宋之遜一番力勸,本意是想讓兄長繼續親近臨淄王,卻沒想到直接把宋之問嚇得生出退意。在他看來,臨淄王總是瘦死駱駝比馬大,即便一時不遇、那也是坐在王邸華堂憂悵,好過他們兄弟混跡草野廬舍,仍有價值可供分沾榨取。
然而宋之問在一番深思之後,還是決定不可輕涉這一汪渾水,直接命人將宋之遜引出,自己則返回室內,將近日思得的一些感傷辭句都付之一炬。
宋之問雖然打算要保持沉默,保住自己時譽基本盤。但時萃館眾在野學士卻並非人人都作此想,儘管臨淄王並不出戶,也透過多方渠道將事情向群眾傳達,還是引起了一些時流的相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