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父親同意錢學森所談的關於五院與中國科學院協作搞人造地球衛星的意見,也同意錢學森提出的分三步走的方案,由五院負責研製探空火箭,中國科學院負責衛星本體的研製工作。
對於這個設想,父親積極支援。他深信,研製人造衛星,探索宇宙空間,對我國的科技事業,無論是在民用和軍用方面,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早點動手比晚動手要好。
6月初,父親患眼疾,住院治療。6月9日,安東來醫院探望他,他問起研製人造衛星的安排落實情況,說:&ldo;我很關心這件事,希望你再找五院、科學院、一機部等單位開個會,趕快把力量組織起來,各就各位,開始工作。&rdo;
按照父親的要求,8月份,中國科學院成立了&ldo;中國科學院581小組&rdo;,負責協調和計劃研製人造地球衛星的工作。所謂&ldo;581&rdo;,表示研製衛星是中國科學院1958年的頭號任務。由錢學森任組長,趙九章、衛一清任副組長。但限於我國當時的技術條件,這項工作開始時主要進行理論上的研究。
當時計劃籌建衛星運載火箭及總體、衛星控制系統、衛星探測儀器及空間物理3個研究設計院。因種種原因,這個計劃當時沒能實現。
8月20日,在父親簽署的向中央上報的《關於12年科學規劃執行情況的檢查報告》中,正式提出了研製人造衛星的建議。這是吵嚷了半年多來,第一次在上報中央的正式檔案中提出衛星的事。
1960年4月,父親參觀上海電機廠
報告上說‐‐
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將使尖端科學技術加速前進;開闢新的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領域,為飛彈技術動員後備力量。同時,大型的衛星上天是洲際彈道飛彈成功的公開標誌,是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集中表現,是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向高層空間發展不可少的工具。圍繞人造地球衛星的研究,一系列工作將被帶動起來。其中包括:高能燃料、耐高溫合金和精密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利用能源發電的新技術、無線電電子學、應用數學和電子計算技術等。人造地球衛星首先成為高空物理研究工作的一個有力工具……將成為高空中生物研究和開展星際航行探索工作的前奏。實施的步驟:首先發射探空火箭,展開高空物理研究工作,解決遙控、遙測技術和觀察中的一系列問題。 我很關心這件事(2) 連載:山高水長 作者:聶力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此後,中國科學院加快了成立衛星運載火箭及總體設計院的工作。同年11月,為充分利用上海的科研力量,經父親批准,這個院遷往上海,組建了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專門從事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
1959年1月上旬,父親到上海主持第一次全國地方科技工作會議。他在會上多次鼓勵上海的科技界和國防科研單位,要大力支援中國科學院搞好探空火箭和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 上海地方科技工作會議後不久,張勁夫傳達了鄧小平、陳雲的指示:現在撥鉅款研製人造衛星,與國力不相稱,要調整空間技術研究任務。
據此,張勁夫提出,科學院的近期研製方針是,集中力量搞探空火箭。
父親表示,完全同意鄧小平、陳雲的指示和中國科學院的近期方針。目前,確實出現了科研戰線拉得太長的情況,某些專案收縮一下,對集中力量研製飛彈、原子彈是有好處的。搞探空火箭,本來就是我們研究人造衛星的第一步任務,今後就要在研製探空火箭方面做紮實、細緻、艱苦的工作。
此後,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在王希季等科技人員的艱苦努力下,在研製探空火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60年2月,他們自行研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