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歷史垃圾堆(第1/2 頁)
這個春節,杜恪過得不是很快樂。
身份不同了,整個春節他享受到的不再是昔年那種大家庭的快樂氛圍,省市縣鎮領導一波接一波的前來拜訪。十里八鄉的八竿子打不著親戚,都提著禮物上門。
整個就是把他當成大熊貓圍觀。
這種感覺起初還有點新鮮刺激,但見的多了也就覺得無聊了,加上心裡裝著事,著急回去做實驗,也就愈發覺得不耐煩。勉強在家待到年初三,他就悄然返回了電子流實驗室。實驗室還是有一批科研人員沒有回家,包括嚴嗣同這位副主任,都在爭分奪秒的做實驗。
“老嚴,論文怎麼樣了?”杜恪難得露面,揹著雙手在實驗室裡溜達。
“老闆你來得正好,幫我看一看,這一次能發nature嗎?”嚴嗣同是比較純粹的研究員,頂著副主任頭銜,但實際上不管事,就是埋頭做實驗、刷論文。
杜恪耐著性子看完論文。
這是一篇關於電子流電子躍遷效能曲線的論文,老實說新意並不是很充足,但勝在資料紮實,而且屬於基礎工作,引用因子不會低。
“從我的角度來看,應該沒什麼問題了,老嚴你的英文水平不比我差,我就不幫你修改了,你直接投nature吧,我給你加個推薦。”杜恪怎麼說也是發過兩篇nature的大佬,這一年狂刷大獎,在國際上知名度堪比大犇,自然有資格為nature推薦論文。
而且他還是nature的審稿人,前面幾篇跟風電子流理論的nature論文,他都有稽核過。
嚴嗣同可以在論文後面指定要求杜恪作為他的審稿人——不過nature為了避嫌,肯定不會讓杜恪審自家實驗室的論文。總之有杜恪這位nature自己人,嚴嗣同的論文至少不會受到編輯忽視。
這大概就是朝中有人好辦事。
發過nature和science的杜恪,已經有資格提攜圈子裡的“後輩”。
看完並給了推薦,杜恪也就不在電子流實驗室多待,至於那些眼巴巴想讓他幫忙修改論文的普通研究員,他直接忽視了。實驗室那麼多副主任是幹嘛的,不就是為杜恪分擔這種事情的嗎,杜恪研究的內容可都是科學最前沿的領域,不是什麼論文他都看的。
回到別墅,杜恪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奇幻世界實驗工作。
一晃就到了元宵節。
過完元宵節,正常工作也要開始了。杜恪身為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任,工作繁忙程度可以想象,哪怕他推掉了出國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的行程,依然忙得很。
與此同時。
蔚來汽車終於完成了上市前的所有測試,於元宵節不久後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原本有邀請杜恪前來站臺,但杜恪已經不喜歡這種湊熱鬧的場面,直接拒絕了。
不過即便杜恪沒有露面,蔚來全新一代新能源汽車,依然引起了國際上的高度關注。
這是閃電一代電子流電池真正的首秀,此前華為手機雖然搭載了閃電一代,但畢竟只是手機電池,效果沒有那麼明顯。加上華為這幾年飽受米利堅打壓,在國內也有大量黑粉,可以說這一代手機上市後,好評和差評五五開,關於閃電一代的評價也淹沒在這些爭論中。
但,閃電一代的卓絕效能,顯然逃不過業內人士的觀察。
只是大家都在等待同行反應,等待蔚來汽車驗證閃電一代,到時候得到市場反饋,才方便做好應對。
“這一代的蔚來汽車,我不想再重複太多周邊科技,什麼移動大屏、什麼燈光氛圍、什麼真皮內飾、什麼人工智慧、什麼售後服務……雖然這一切我們蔚來都達到了行業頂級水軍,但它不重要,因為,今天,我李文武可以揚眉吐氣的向國內外同行高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