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偏振光(第1/2 頁)
“我們不認為電子流電池已經可以取代鋰電池,就像很多科學家說的那樣,新能源會終結石油天然氣,但現在全世界依然在為石油天然氣打架。”
英吉利,首席大臣兼外交大臣,在面對記者提問,如何評價華夏率先研發出電子流電池時,幽默的表示。
“拉布大臣,閃電一代已經確定上市,即便達不到鋰電池的效果,但依然是先進技術,我們英吉利就沒有發展的計劃嗎?”
拉布大臣回道:“我們當然有,只是我暫時不能告訴你,這是科學家考慮的事情,當然,你也可去問安德烈婭大臣,她負責主管國家科技。”
全世界都在關注電子流電池。
不知道從何時起,人類已經沒有那種可以劃時代的黑科技誕生,一直叫嚷著能源革命,但革命了幾十年,還是在依靠石油天然氣。
當然,電子流電池並不是能源,而是承載能源的載具。
就如同超導一樣,超導可以減少耗損,改變半導體效能,從而讓計算機等半導體產品再次提升潛能。電子流電池可以增加容量,減少燃油發動機等中間環節的耗損和汙染,讓各種科技產品能夠享受到更便捷的能源。從這方面來說,電子流電池的確革命了能源。
革命的是能源使用方法。
但一項科技是否被接受,需要時間來檢驗,電子流電池目前而言依然只是一個商業概念。不是密切利益相關者,大概也就是看個新聞,然後點個贊或者說聲牛叉,便忘在一邊了。
正如米利堅總統在推特上發表的新內容:“我不知道什麼是電子流電池,也不關心,我孫子玩具裡就有電池。我們米利堅有石油煤炭天然氣,我們有核電站、太陽能,我們是世界能源的領導者,讓米利堅更偉大!”
……
“時代能源之子,他將要改變人類生活方式!”——頭版頭條。
“科學創造鉅富,科大閃電最大股東杜恪,表示自己並不喜歡財富,會將所有財富捐獻慈善。”——某粉絲眾多的自媒體公眾號。
“助力慈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杜恪,計劃將自己獲得的獎金,用於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
“覺醒!開掛的人生,全面為您講述華夏天之驕子杜恪,是如何從一名大學生走上神壇。”
“是新能源革命,還是新一代龍芯?方舟子打假電子流電池,透過解讀science論文,證明電子流電池理論的現實可行性基本為零。”
“華為釋出新一代手機,從高階到中端,全部搭載閃電一代!”
“當地時間1月15日,猶太國沃爾夫基金會宣佈,將本年度沃爾夫物理學獎授予提出電子流理論的夏科大杜恪。這是電子流理論拿下的又一國際大獎,獎金10萬美元,旨在獎勵對推動人類科學與藝術文明作出貢獻的人士,每年評選一次。”——新華社。
“牛人開箱測評,閃電一代好評到爆,充電五分鐘續航一整天,暢玩遊戲電池一點不發燙,最差的麥芒系列也比前一代最好的電池容量大!”
20年元旦之後的一個月裡,關於杜克、關於電子流電池、關於閃電一代的紛紛擾擾新聞,始終就沒有停歇過,從媒體的瘋狂熱炒,再到吃瓜群眾點贊與開噴。新聞是出口轉內銷,內銷再出口,攪動了全世界的關注目光,一如當年華為5g之戰,熱度居高不下。
而領完獎、接受完採訪,交際應酬結束後,杜恪就消失在大眾眼中。
只聞其名,難見其人。
但親近的人如田瀾,則知道杜恪這幾天犯了懶,經常在家睡大覺,還美其名曰用睡眠來思考科學。他的學術地位已成,金身也早早塑造成功,說實話,沒有人能督促他勤奮不輟。好在即將過年,夏科大已經準備放寒假,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