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番外篇:蘇安貓盧可簡傳02(第1/2 頁)
卻說陳麒麟與張小杰出師以來,一路上是鑼鼓喧天,旌旗招展,號帶飄飄,聲勢浩大。《兵法》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用兵豈有如此招搖之理?然則漢丞相韓信有云:“王赫斯怒,愛整齊旅,殺伐用張,此乃治標;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此乃治本。”故張陳二將才如此行軍,以盼十萬大山能知難而退,懸崖勒馬。
待漢軍翻越烏蒙山行至北盤江畔,南征大元帥張小杰下令大軍原地安營紮寨,在點卯發放軍情完畢後,便擂響了聚將鼓,喚三軍兒郎前來議事。
片刻之後各級將官悉數到齊,張小杰喚遊擊將軍上官飛飛上前:“飛飛,眼下我們撒出去的探子可有帶回苗疆的勢力分佈圖?”上官飛飛聞言慨然長嘆:“大帥,末將無能,撒出去的幾十批探子都沒能把情報帶回來。但是苗疆地形蜿蜒曲折,天無十日晴,地無十尺平,如若強攻我軍定然會死傷慘重。另外我大漢王師又非本地之民,中原人與漢人的語言、衣冠各具特色,我們的探子實在難以套出情報啊。”
其實地形上的困難對於張小杰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對於常年駐紮在巴蜀的法團將士來說有什麼地形會比翻越秦嶺作戰還難嗎?真的困難的是水土不服。苗疆疫疾叢生,瘟疫橫行,這僅僅才到了六盤江軍中便有多名將士病倒。所以眼下的最優解只能是攻心。
這時堂下有一名猛將起身道:“大帥,看來那苗疆是鐵了心的要跟我們對抗到底了,末將請命率領三千敢死隊渡江!”張小杰一看,請戰這人披頭散髮,眉目如鋒,乃是一等一的好漢,御林軍統帥北辰風。
“北辰風將軍忠勇可嘉,本帥深受感動只是眼下河北、江漢俱蠢蠢欲動,大戰將起,我巴蜀又遠在上三洲與虎謀皮,絕對不能在苗疆做過多的消耗。而且,本帥認為凡是可以透過商量談判能解決的問題都不至於掀桌子。”
聞聽此言,堂下將官各執一詞,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這時一聲暴喝響起:“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就能得到嗎?十萬大山不服王化久矣,一直以來中央王朝對他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導致了他們不斷坐大,這回他們敢明目張膽地掀桌子,就是鐵了心地要我們傷筋動骨。你要怎麼談?”眾人循聲望去,紛紛噤住了聲,說話這人正是本次南征的副將陳麒麟。
二人四目相對,張小杰道:“苗疆樹旗反叛卻又遲遲不過江,就說明他們心中也是投鼠忌器,一定有的談。”“眼下何止是苗疆一家有想法,南中的孟獲也是個野心勃勃之輩,眼下整個益州都在關注著我們的動向,此戰一但有失,頃刻間便是傾覆!”“正因為此戰不容有失,所以我們才要慎之又慎,先為不可勝再為可勝。正因為所有人都在關注著我們,我們才不能輕易動兵,大哥以仁義禮法治巴蜀,我們如果上來就動兵,其他的藩王會怎麼想我們!《老子》有言: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陳麒麟聞言劍眉倒豎:“行啦,就你有文化,動不動就拽詞,你是元帥聽你的!”說罷便拂袖離去。張小杰聞言亦大怒令眾人各回各營。
飯後雲陰退散,新月在天,微風動樹,陳麒麟獨自來到張小杰的中軍大帳,二人相顧一笑。原來白天的吵架是二人相互打的配合,每當他們有一些不便當眾言說的話語,便以此方式支開眾人。
陳麒麟打了個哈欠,淡淡道:“說吧,你想幹啥。”張小杰聽後道:“麒麟,我打算親自走一趟苗疆,軍中大事便交給你了啊。”“什麼!”張小杰急忙上前捂住了他的嘴。“你要把大家都吸引過來嗎!”“大哥,你搞清楚,你現在是三軍統帥!”
張小杰道:“就因為我是三軍統帥所以我才一定要往苗疆走一趟,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我們的誠意。”陳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