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歸心:漫天花雨送法皇(第1/2 頁)
天月十七年正月初三,國用饒足,自三代以來未有國力強於星漢者。僅廣陵、九江、廬江三郡軍屯可供二十萬大軍食用兩年。周法皇遂令太子掛帥南征,命開平武靖王張小杰為揚州大都督,命英國公張大捷為南征先鋒官,命成國公許龍驤為荊州大都督,命齊國公林多餘為交州大都督。水陸合計一百四十萬大軍四路伐吳。二月七日,武靖王張小杰與吳王長歌采薇於烏江渡共赴黃泉,黃貓貓聞之亦於府中自刎殉情。
天月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漢軍跨過長江佔領江東六郡,吳王府長史焦傳傑率揚州士族獻城投降。橫海將軍陳針與鷹揚將軍九州力保長歌世家退守臨安,英國公張大捷率軍一舉蕩平吳軍殘部。周法皇遂下詔曰:“朕平定中原,惟浙東、全閩尚阻聲教,百姓辛苦墊隘,無所控訴,遂命英國公、浙閩大都督張大捷振旅而前。既定浙東,遂取閩越。先聲所至,窮寇潛逋。大軍掩追,及於汀水。聿釗授首,列郡悉平。顧惟僭號阻兵,其民何罪,用昭大賚,嘉與維新。一切官民罪犯,鹹赦除之。橫徵逋賦,概予豁免。山林隱逸,各以名聞錄用。民年七十以上,給絹米有差。”
天月十七年九月十二,橫海將軍陳針與長歌大花寧死不屈隕於南逃途中。吳鷹揚將軍九州率軍退入交州。周法皇下詔招安南海諸國曰:“中原底定,聲教遐敷。惟粵東尚為九州所阻,嶺海怨諮,已非一日。用移南伐之師,席捲浙、閩,遂達交廣。念爾官民,初非後至,一切罪犯,鹹赦除之。逋賦橫徵,概與豁免。民年七十以上,加錫粟帛。所在節孝者旌,山林有才德者錄用。南海諸國能鄉化者,待之如荊揚。”
天月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吳鷹揚將軍九州兵敗執長歌軍旗跳崖山而亡。華夏十三州遂歸為一統,帝大喜下令揚、交、閩、浙俱免賦稅五年。遷其中富戶豪強六千分散於各州郡縣,並於四州行賦土均田于軍民。江北若有地少人眾之郡縣無田可分,可由朝廷出資使其遷移至江南開荒。
天月二十七年春,為了迎接老皇帝的七十聖壽也為了慶祝十三州統一十週年,早已榮膺監國的太子決定要舉國同慶。可年邁的老皇帝最近心情卻不太好,都說人越老越容易感懷往事,伴隨著年初開平武安王、左丞相林明月的相繼離世,隨他一起從逐郡起兵的天月盟老兄弟們至此全部辭世。人越老越有點懷念年輕時候的那些事兒,這不嘛,最近老皇帝就時不時地夢到一片桃花林。
於是,一輛馬車悄悄地離開了洛陽城向北駛去。
好在那片桃花林還在,依舊是那麼的美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突然間,有兩個嬉戲的娃娃闖入他的視線,望著他們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老皇帝微微有些動容,輕輕一招手,那兩個娃娃便雀躍地奔向他。但見老皇帝面帶慈祥的笑容,溫和地問道:“孩子們,你們在玩什麼呢?”
話音一落,兩個娃娃便爭先恐後地舉起各自的玩偶,聲音中滿是驕傲:“是張小杰大戰陳麒麟!開平武靖王天下無敵!”另一個娃娃急忙爭辯:“不對,不對,開平武忠王才是真的無敵呢!”他們的童真與激情,為這片桃花林增添了一抹生動的色彩。
望著這兩個可愛的娃娃,老皇帝唏噓不已,眼前不由得浮現當年在北伐時帶著張小杰、陳麒麟三騎闖唐營時的意氣風發,可那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年輕真好啊。聽說最近麒麟的孩子陳嘲風從西域歸來與許八餅、張大捷、林多餘、粟波音這四個小傢伙打得火熱,還學起了他們當年在涿郡桃園義結金蘭的那一套,老皇帝嘴角不自覺得笑了笑,人生代代無窮已。
不知不覺,太陽漸漸向西方落去,當落日灑出最後一抹餘暉,朵朵暮雲被映得像熔了的金子,整片天空也隨之化成了一片火海。一縷晚風拂過,帶起一陣絢爛的花雨。金色與粉色此刻在這裡交相輝映。誠如四十年前的那晚,